相比之下,如果种植棉花,棉花采摘还难以实现机械化,并且需要雇佣大量人工,也把棉农常年束缚在农田里。
弃棉种粮则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农民种下粮食,只需要收割的时候雇大型收割机收获,平时可以扔下粮田进城,挣取种粮收益之外的第二份收入。
按照石玉征的算法,农民如果种棉花、自己拾棉花,不含人工费,扣除直接种植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302元。若按租地、雇人拾棉花,则亩成本已达1288元左右,亩收益仅有558元。 “进城打工一个月都远远不止这个收入。 ”石玉征说。
纺织行业春天要来临?
在专家看来,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恰恰为纺织行业摆脱困局创造了条件。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意味着纺织行业原料将趋于紧缩,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棉纺织加工企业库存的原料经过加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今年以来,棉纺织行业的良好开局,也印证了专家的这一判断。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查结果,目前棉纺织行业下游订单情况良好,特别是印染企业订单饱满,1至2月棉纺织品出口额增加。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态度乐观,他说,尽管2013年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但是2013年整体稳中向好,呈现回暖趋势,特别是下半年整体形势将有很大改观。这或许意味着,经过两年的行业低谷期,棉纺织行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纺织行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生产要素价格将继续上涨,尤其是劳动用工价格的上涨,将为纺织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当前棉价倒挂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除。自2011年以来,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震荡下跌,而国内棉价却在收储价格的托底作用下依旧保持高位,这造成了国内棉花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市场,且价格差不断拉大,严重削弱了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德州纺织行业在今年仍有一场硬仗要打。尤其是在我国纺织行业成本在国际比较中处于明显劣势,在国际市场尚缺乏回升动力的情况下,我市棉花加工型小微企业依然没有解除生存的危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