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业内人士称,耐克的品牌效应已经深入人心,关闭旗舰店反而可以缩减运营成本。从销售贡献角度看,耐克旗舰店关闭对整体影响不大。据粗略统计,耐克目前在北京有100多家店面,除去王府井和三里屯的两家店和几家工厂店是直营外,其余全是代理商开的店面。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耐克的撤出并非代表品牌不被认可,“对于购物中心来说,他们需要吸引高毛利、盈利能力比较强的品牌,而运动品牌利润太低”。据上述人士透露,耐克旗舰店所处的王府井地段每年租金上涨15%左右。
消费者“喜新厌旧”
据了解,耐克旗舰店最近一两年仍占据北京apm宣传单的重要位置。如今,三层楼的空间已经闲置出来,等候H&M的到来。同为国际一线运动品牌的阿迪达斯也没有躲过快时尚冲击波。据三里屯village所属的太古地产方面表示,已经私下与阿迪达斯协商调整位置和缩小面积的事宜。
在张庆看来,国内的运动市场很大,但没有“运动基本盘消费”。国外的运动产品结构中,有一部分是作为基本产品存在的,这样的产品既有目标群体,同时因其功能性又不会产生太大的库存压力。但国内消费者对运动品牌的消费更倾向于休闲、潮流。
“中国的消费者在运动品牌中培养出来的时尚消费使得其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对于快时尚品牌首先进入的一二线城市来说,品牌分化现象严重,也分走了原属于运动品牌的消费者。”
事实上,运动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阿迪达斯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一二线城市,将集中精力在重要品类如跑步、篮球、足球、女性系列和训练之中的地位。“这些市场中的消费者更加在意品牌与时尚。因此,我们致力于提供具备我们先进技术的产品,以及来自于运动经典系列与设计师合作的服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