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山东德州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近六成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

“种粮不比种棉差”

棉花收益的降低,让许多农户开始将目光投向种粮。在他们看来,种粮一点不比种棉差多少。

农民的账并不难算:如果种植棉花,一年内一般不能轮种别的作物。倘若种粮,小麦收获之后,还可以轮种玉米,这样一年收获两季粮食。

其中,小麦的收入完全可以抵消一年种粮的成本,玉米的收入就成了纯收益。以2012年为例,玉米亩产一般在1200斤左右,按照价格产值达1300元。这是每亩棉花纯收益的2倍。

这背后,是我市粮食种植结构已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现在小麦和玉米都已经机械化了,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完成从收割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陵县盛世粮棉种植合作联合社的负责人石文征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如今的农机合作社,采用了深受农民欢迎的机械化种植方式,从播种到收割无需投入太多的人工,种粮的成本已经实现了大幅度下降。

相比之下,如果种植棉花,棉花采摘还难以实现机械化,并且需要雇佣大量人工,也把棉农常年束缚在农田里。

弃棉种粮则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农民种下粮食,只需要收割的时候雇大型收割机收获,平时可以扔下粮田进城,挣取种粮收益之外的第二份收入。

按照石玉征的算法,农民如果种棉花、自己拾棉花,不含人工费,扣除直接种植成本538元/亩,亩收益1302元。若按租地、雇人拾棉花,则亩成本已达1288元左右,亩收益仅有558元。“进城打工一个月都远远不止这个收入。”石玉征说。

纺织行业春天要来临?

在专家看来,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恰恰为纺织行业摆脱困局创造了条件。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意味着纺织行业原料将趋于紧缩,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棉纺织加工企业库存的原料经过加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今年以来,棉纺织行业的良好开局,也印证了专家的这一判断。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查结果,目前棉纺织行业下游订单情况良好,特别是印染企业订单饱满,1至2月棉纺织品出口额增加。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态度乐观,他说,尽管2013年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但是2013年整体稳中向好,呈现回暖趋势,特别是下半年整体形势将有很大改观。这或许意味着,经过两年的行业低谷期,棉纺织行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纺织行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生产要素价格将继续上涨,尤其是劳动用工价格的上涨,将为纺织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当前棉价倒挂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除。自2011年以来,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震荡下跌,而国内棉价却在收储价格的托底作用下依旧保持高位,这造成了国内棉花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市场,且价格差不断拉大,严重削弱了棉纺产业链的竞争力。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德州纺织行业在今年仍有一场硬仗要打。尤其是在我国纺织行业成本在国际比较中处于明显劣势,在国际市场尚缺乏回升动力的情况下,我市棉花加工型小微企业依然没有解除生存的危机。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6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