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7月外贸逆袭出口纺企慎言企稳 业界称将加大棉纱原料进口幅度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

7月,玩具出口13亿美元,增长16.7%,超过中国整体出口5.1%的增幅。广东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出口数据一时好一时差很正常。这段时间开始有不少圣诞节货品赶出货,从7月到9月是出口的高峰期,单凭一两个月数据不能说明外贸形势已好转,目前外需依然比较疲软。

“尽管很多工厂租金大幅降低,原材料价格也更便宜,但现在依然有诸多厂房空置着,还有很多工厂在收缩规模,这说明大家对中国制造未来缺乏信心,形势并没有好转。”上述玩具企业负责人说。

比起玩具、纺织服装等行业,鞋行业当下的日子则更加艰难。7月,鞋类出口47.3亿美元,下降2.3%。东莞一家制鞋企业负责人谈到,该企业的鞋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市场,但目前欧洲鞋订单骤降,鞋企业一窝蜂涌去抢美国市场的“白菜价”订单,美国市场稍为好转,订单量较大,但价格低廉,几乎没利润可言。

“我和我的合伙人已投资了大约1亿元,但受国内外市场低迷影响,这1亿元可能随时打水漂,我们的资金非常吃紧,随时都可能倒闭。以前,我们可以拖延给上游鞋材供货商支付货款的时间,但现在大家对这个行业没什么信心,上游鞋材供货商大大缩减收款时间,不时上门催款,有些供货商甚至要求我们预先支付大部分的货款。”上述鞋企负责人说,“而国外采购商因为市场不景气,却将付款时间拖长,例如之前海外客户在我们出提货单后14~21天就支付我们货款,而现在推迟到45天以上。”

上述鞋企负责人还谈到,目前,从接单、买材料到最终收到货款,一般需要半年时间,出口型制造企业资金压力超大。

上海诺一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高慧明则介绍,今年的出口情况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7月份也不例外。她说,她所接触到的国外企业都表现出越来越谨慎的态度,“比如说西班牙如今的存货就特别多,接下来的订单还会减少”。至于从出口转内销,她坦言,企业正在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增加内销,要在国内做实体店生意的成本实在太高。

浙江某一出口大市同样深陷出口萎缩的窘境。面对记者对7月出口情况的询问,该市商务局分管的副局长回复称,7月份的进出口数据还未统计出,另外今年进出口形势不好,故不便提供相关素材。

相比单纯出口型企业,具有进口业务的外贸公司情况稍微好些。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钟浩森昨日表示,该公司今年来整体上进出口情况还不错,1~7月大约同比增长18%,出口增长并不明显,只增长了几个百分点,主要是由进口大幅上升拉动,进口增长30%~40%,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以及棉花内外差价等因素促成的。

目前,尽管全球纺织业形势并不乐观,但由于国内有棉花收储价支撑,国内棉花价格依然比海外高3000~4000元/吨。“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加上进口棉纱明显比国内的便宜,我们今年加大棉纱等原料的进口幅度。”钟浩森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