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研讨会上,长丝织造行业如何实现全面深层次的发展成为与会专家们关心的话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认为,在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长丝织造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资本的投入,而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力量。
经济运行缓慢下行利润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浙江省长兴县、嘉兴市秀洲区、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4个产业集群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长丝织造行业共生产化纤长丝织物157.16亿米,同比增长9.14%,增速下降4%;出口79.03亿米,增长10.93%。在纺织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产业链下游需求的下降影响了长丝织造行业的发展。徐文英认为,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整体运行态势严峻,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长丝织造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也认为,虽然长丝织造行业今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的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利润率只有4%左右,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长丝织造行业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效益水平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去年支撑长丝面料市场的仿真丝面料、四面弹面料等,今年却成为滞销品种,常规品种缺少畅销类别,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仍处在高位状态。在经历了近30年高速发展之后,长丝织造行业内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做强自身成为行业谋求全面深层次发展的关键。
曹学军将目前纺织行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为生产增速回落、技术升级明显、结构调整进程加快、质量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四方面。她认为,近两年纺织行业克服了需求低迷、成本上涨、内外棉价差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品牌建设、两化融合取得明显成效,行业发展由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迈出了关键一步。
产业链条雏形初现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尽管长丝织造行业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但徐文英表示,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产品覆盖面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
据了解,目前长丝织造行业使用织机的无梭化率达到100%,其中喷水织机超过80%;自动化程度高,对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低;广泛使用喷水织机,使能源消耗较少,动力成本较低;企业环保意识觉醒,使行业实现“环境友好”发展;产业链发展的雏形初现,一些顶尖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上探索到新的发展模式;技术进步的意识不断增强,先进设备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再加上产业转移带给行业全新的发展机遇,种种因素成为长丝织造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除了行业本身的潜力优势外,宏观环境也给纺织行业、长丝织造行业转型升级的机会。曹学军将纺织行业的新机遇归纳为科技创新加速支撑行业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消费升级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倒逼产业升级四个方面。她认为,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纺织行业虽然受到国际竞争加剧、要素成本制约增强、棉花等政策体制制约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等也为我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寻求产业发展洼地
在谈到如何才能实现全面深层次的发展时,行业协会、专家和各家企业给出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围绕着“技术进步与创新”主线展开。《中国长丝织造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就指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并对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提高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