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支出:哈国民的购买力已经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全国平均工资101079坚戈,约合677.8美元,国民储蓄意识不强,喜欢超前消费。金融危机后,居民开始存钱。
物价水平:高于中亚其他国家,一方面与其民用工业落后、产品多需进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其人均收入高,劳动力价格较其他国家较高有关。另外,商业中间环节多,商品到用户手中,与出厂或进口价格相比,有数倍至几十倍的差距,服装等高出几十倍的也有。
基础设施
公路和铁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管道运输排第三位。
公路为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网仅次于俄罗斯,在独联体中排第二位。(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交通走廊)“双西公路”,东起中国海滨城市连云港,西至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途径中国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出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风险提示):目前哈萨克境内2700公里公路的条件比较差,速度较慢,大概到2020年左右才能维修好。
铁路:渝新欧铁路,中国重庆、新疆到欧洲到圣彼得堡,所有货物从重庆运到圣彼得堡,比海上运输提升1/10时间。热特肯--霍尔果斯铁路:东起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西至阿拉木图以北约70公里的小站热特肯,与北上的铁路相连。霍尔果斯--阿腾科里铁路为中国第二条向中亚、西亚、欧洲开放的国际铁路。
空运:现有大型机场21个,其中12个提供国际航空服务。
通信:电信在中亚第五属于前列,全国通讯网络数字化比例达到90%。
电力:电力资源分配不平衡,79.2%的发电能力集中在北部。
商务信息
哈萨克斯坦通用货币为坚戈。2012年,坚戈兑美元的平均汇率为149.11:1。坚戈兑欧元的汇率为191.67:1。
哈萨克斯坦的水、电、气价格相对较低,也是哈政府引以为自豪的投资环境内容之一。用电实行分段计价。工业用电每千瓦时7~38坚戈(约合0.05~0.25美元);水每吨44~95坚戈(约合0.3~0.64美元);天然气每立方米24坚戈(约合0.16美元)。
哈萨克斯坦鼓励的优先投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旅游、纺织和冶金。投资这些领域可享受国家赠与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投资法》规定,对外国投资者一视同仁,实行统一的特惠政策。允许投资者在3年内均等的,或是一次性的从企业所得税中扣除投资者当初投入到生产用房产、机械设备上的资金。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