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华芳纺织将“卖掉” 传统产业转型路艰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4日

如果企业有路子,不要配额,可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呢?这条路也是被封死的。在进口棉花上,国家专门制定了“滑准税”,其税率在5%-45%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直接进口的棉花价格偏低,那么就会相应调高滑准税税率,以将价格抬高到与国内价格差不多的水准。这一做法,直接割断了国内国际市场,两者无法接轨。

所以,“如果配额与税率不放开,纺织企业永远不可能摆脱困境”,上述高管直言。

转型之难

现实中,很多纺织中小企业为规避“滑准税”对原料价格的“调控”,将企业搬迁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并可享受到电费、人力成本、税费抵扣等相对优惠政策。

就此,教育部-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在一篇“内参”中指出,这些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属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但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无法提高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不过,大企业不能随便搬迁,故而这一“规避”对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不现实。

产业暗淡的煎熬中,苏南部分的纺织大企业曾尝试与中储棉总公司合作,将企业自身的仓库与中储棉在各地建设的保护性仓库“合并”,以减少成本。如,江苏在徐州和华西村就有中储棉直管的棉花仓库。

“后来我们仔细算了一下,表面上看是节约了一些运输成本,但同时要支付保管费等项目,所以整体上几乎没意义,也就放弃了”,一位纺织企业的财务总监分析。并且,企业使用不能根据实际运营来调节。

在前几年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纺织企业“走出去”一度曾是代表和典型。但从实地调查看,诸多企业仍“差了一步”,“央企华润可以在越南办纺织厂,国家对他们的支持可谓不计成本,我们无法享受到。”

“整个纺织产业在煎熬,在等,希望‘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决议能够调整有关政策”,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