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对于服装行业,绝对不是一个广告,或者说又多了一个广告和促销的渠道。移动互联网的战略,应该说是优化实体店时间和及时性。什么样的东西是及时性?即消费者的需求能在某个时间点得到满足。移动互联网使我们有机会抓住这个点,桌面电脑时代就做不到。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是零售店的市场,客户关系维护、促销,还能够更好的实现最近很流行的O2O。
技术驱动传统行业革新的难点
互帮国际首席市场官,前AC尼尔森执行副总裁马旗戟:
在服装行业当中,认为电子展、通讯展、IT设备展、云技术展、电子游戏展都是技术类的展览,本质和商业、制造业、零售几乎没有太多关系。而实际上传统行业之所以失去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10年,就是由于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启动初期,忽略了传统行业的技术驱动的历史。换言之,现在的通讯展,包括游戏展,包括其他很多展览,并不单纯刻划狭义技术,而是关于未来社会生活、城市生活、消费者生活,以及各个商业机构,商业服务业,公司之间服务形态的一种形象的刻画。
在这当中可以看到,包括了交通、金融、商业零售、家居生活、家庭生活,几乎方方面面的内容。它带给人们的启迪是,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运营IT、运营技术工具的发展。
比如,根本不参与IT、通讯、新技术展览的很多企业,对于大数据的唯一理解,就是所有渠道数据、销售数据、品类数据、消费者数据加在一起就是大数据。而其实大数据的概念要宽泛很多。包括比如说GPS信息、GS信息、天气信息、城市交通、城市社区居住区的布局信息等等,更广泛。
现在传统服装企业寄希望于O2O,在我看来大数据则是O2O的更高层次,从狭义技术角度看,或者从市场壁垒角度看,最难的也是大数据话题。大数据话题难在,企业即使知道了所有需要运用的大数据,中国的数据开放政策和企业壁垒政策,以及大数据的安全问题都会限制它的运用。
从商业层面看,企业永远知道消费者前台如何表现,永远知道CRM系统当中消费者是怎么展现,也永远知道店员每天销售业绩状况是如何体现,但是企业却永远无法知道,或者现阶段很难知道每一个店员针对每一个消费者在每一个品类上如何展现,这涉及的还是大数据融合。
消费者习惯也是一个难点,相当一个时间段消费者是会对新事物拒绝和排斥的。这就是为何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或者传统零售业时候,企业推出了一个移动支付,便以为所有的消费者都会疯狂下载但其实却收效甚微的原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