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即期汇率创16个月新低 出口纺企“喜忧参半”难言获益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胡盛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最近时期的人民币贬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海外投资者的观点。现在,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已经不再一边倒,升值已经不再是绝对多数的观点。他表示,人民币最近的贬值更有利于外汇市场的成熟。在过去,远期售汇的比例要高于远期购汇的比例,而现在,远期售汇和远期购汇的比例已经更加平均,市场形成了既有购汇风险又有售汇风险的双向风险。“我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双向波动,不会形成较强的单边趋势性,不过长期来看,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中外之间的利差,都支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到年底,人民币汇率或达到6.1至6的水平。”
  压力:企业管理汇率风险能力需提升
  实际上,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企业还是期盼汇率能够更加稳定。浙江泰达微电机有限公司生产微电机、制冷电机,九成产品出口,去年出口额约1000万美元,企业副总经理钱永连说,“汇率保持稳定最理想。但是我们也知道不太可能。”
  另一家出口企业人士则表示,短期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会对企业签单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欧美市场不愿意与中国企业签长单,只签短单,这对企业稳定而言极为不利,企业希望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或者汇率趋势明朗。
  不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表示,在汇率风险逐渐增大的新形势下,企业还是要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减少风险。
  “境内企业适应和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管涛表示,这次汇率波动也给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过去在人民币汇率长期单边升值、波动较低的时候,企业主要是管理人民币升值风险,所以大量开展了远期结汇,而对于外币负债的敞口风险没有进行有效地对冲。这次汇率波动以后,前期的一些国内外汇贷款或者从海外借的外币负债,就会承受一定的压力。3月份以后,随着汇率波动的加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冲前期外币负债敞口,增加了远期购汇。
  管涛建议,企业应客观全面地认识汇率避险工具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说汇率变动后就会损失,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交易策略产生的财务后果是不一样的,如果衍生品交易是基于实际的贸易和投资背景,那么对冲风险的套保行为是帮助企业把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提前锁定收益或者成本,然后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生产经营。但是如果没有贸易和投资的背景,只是追逐风险的投机行为,那么一旦看错了方向,就有可能会承担实际的损失。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