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聚合物集团PGI专事无纺工业,产品涉入过滤、建筑、医疗技术、农业、卫生保健、技术织物、土工合成材料等行业。他们原一举购买伦敦纤维网公司,并购买一家巴西企业,已在海外创建全世界最大的无纺品生产企业,相继在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13个国家雇用4000员工。截至2014年7月,这些项目逐渐投产。可是今天,他们也开始瞄准本土市场。
另一家美国企业福特纱(FitesaSimpsonvilleInc.)公司专门制造医疗卫生和工业专用材料,原将资本输出到墨西哥、秘鲁、巴西、瑞典、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并创建多家海外企业。目前打算向美国本土投资5000万美元,今年将在美国创建年产19万平方米的无纺品生产能力。新项目将于今年11月完工。该公司在本土华盛顿州、威斯康辛州相继设厂。不仅如此,美国H&V公司是专事生产蓄电池隔板和工业用无纺品的提供商。本年度他们打算投入600万美元以扩大产能,为欧洲市场增设生产静电滤清器介质的设备。这一战略促使他们成为世界高性能合成滤清器介质主要生产商。2014年四季度,他们的新型生产线也将投产。该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欧洲和亚洲拥有独立的生产厂家和研发中心。
美国另一家纺纱企业斯威夫特纺纱(SwiftSpinningInc.)公司打算设立员工股权激励计划(ESOP),以公司雇员拥有股权的方式激励其为公司带来新的转机。这家拥有108年历史的美国老纺纱企业发现,若能在管理、客服和生产以及商务中采取这一战略,那么它将为企业带来新生,因此他们还增聘300名员工。美国帕戴尔纱纺(ParkdaleMillsInc.)公司在纺纱设备上投资8500万美元,已建成两家纺纱厂,计划在今年内提高T恤和高端活性纱的年产量,在今年年底完成扩产的目标。该公司在美国、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已拥有25家纺纱厂。不仅如此,美国高尔夫海岸纺纱[GulfCoastSpinningCo.LLC(GCS)]企业是一家纺织风险投资公司,他们已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投资1.3亿美元,创建棉纱设备制造企业。两项投资加起来共计投资1.5亿美元,共创建两家纺织厂,可望为美国创造386个直接的工作机会和1000个间接的工作机会,每周平均加工棉纤维与合成纱45万磅。其规模是另一家大型纺织厂兰凯辛(Lacassine)的4倍,每年将直接消化该州产棉15%~20%。
纺织回归任重道远
实际上,早在2012年,奥巴马政府已开始考虑重建纺织业的回归大略,并非常支持美国众议院民主党倡议的“美国制造”回归的提案。他同时认为,消费需求的回升也有利于美国制造业重建。业界人士指出,如果几年后“美国制造”的呼声和势头依然强劲,美国大多数停产的工厂会迎合市场需求,并将愿意再次运转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不仅有纤纺企业,也有技术纺织公司,还有更多的无纺企业、玻璃纤维企业、复合材料企业也纷纷与时俱进,前往美国北卡州和南卡州投资办厂的缘由。该地集科研、开发、生产、市场为一体,着实已成为世界纺织工业中心。然而,美国业内人士却很难看好美国的纺织业。原因在于,尽管美国政府倡导重新建立纺织服装业的制造体系,但在“价格为王”“快时尚”为消费特征的当前时期,能肩负起中高档产品生产的美国服装公司,并不能真正调动对中低端商品的生产积极性。受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美国纺织服装业要来一场文艺复兴还远非易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