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多个国内运动品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各种负面报道层出不穷,销售业绩也跌至谷底,“关店”和“库存量”成为其年报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记者从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中国动向等知名国内运动品牌的年报中了解到,2013年仅中国动向实现了净利润上涨,其余品牌要么亏损,要么利润下滑。其中,李宁的亏损额达3.9亿元;361度、特步、匹克3个品牌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为70%、25%、21%。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奥运会给国内运动品牌带来的市场红利在2010年就已燃烧殆尽,目前其正处于“寒冬”阶段。在市场竞争极度激烈的当下,国内运动品牌只有加快转型调整,强化专业性定位,迅速补齐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才有可能打破持续低迷的僵局。
新款上市即打折
如今正值春夏季节交替,按说此时的运动服装应该十分热销,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多家大型购物商场后发现,曾经的运动品牌楼层如今被诸多户外品牌、流行服装品牌以及孕婴品牌占去了半壁江山。在所剩无几的运动品牌中,大部分为国际知名品牌,国内品牌的身影则少之又少。北京翠微百货龙德店4层的某国内运动品牌专柜销售员告诉记者,由于销售状况低迷,很多国内品牌都从这里撤柜了。记者在该商场观察了一个小时后发现,前来购买运动服装的人并不多。对此,消费者陈先生表示:“由于近些年运动服款式变化不大,所以吸引力有所下降。现在,人们出门都喜欢穿冲锋衣、速干裤等户外服装,因为这类服装不仅更流行,还方便携带、好打理。”
除了销售区域缩水外,记者调查发现,国内运动品牌的新款服装几乎是刚一上市就开始打折促销。记者在位于北京学院路附近的某国内运动品牌专卖店看到,其玻璃窗上张贴着醒目的海报,上面写着“新品8折限时促销”的宣传语。据该专卖店的促销人员介绍,进门处摆放的服装都是新品,现在打8折销售,购买3件以上的消费者还可以享受6.8折的优惠。
记者询问:“为何新款服装刚上市就打折促销?”对方表示:“如今生意不好做,为了提高销量不得已才会这样做。”
多因素致市场受挫
据记者了解,2008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黄金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体育用品、服装行业获得高速发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奥运会余温殆尽,国内运动品牌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被不断挤压,库存量增多。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包括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在内的国内六大运动品牌的总存货量为31亿件,而持续低迷的销售情况无疑令国内运动品牌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一些品牌不得不调整销售渠道,并开始关闭门店。有数据显示,仅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就累计关闭了超过2000余家门店。其中,361度和李宁两个品牌关闭的门店数量最多,从2010年至今,他们分别关闭了783家和519家门店。“运动品牌快速扩张、订货机制长期没有理顺、订货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因素是导致库存过剩的主要原因。”中投顾问产业研究员朱庆骅分析认为,前些年,国内运动品牌是在没有把握准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扩张,这导致其业务很脆弱,一旦遭遇市场变化,就会亏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