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例外”如何制胜? 在大众市场做小众需求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4日

在中国,消费文化已经进入不再是用人口学和社会学区隔的个性化和族群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到来,信息的透明化,每个人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寻找恒定的自我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都市中的高端女性群体,“例外”,非常精准地抓住了在内心世界中充满着文艺,而在社会舞台中又追求自我和掌控感的女性群体,这部分群体是不随大流的高端品质人群,她们需要独特的审美、文化和个性化的风格以及不一样的体验。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自己掌控的才是时尚,她们要的是内心世界的满足。

但是,要想捕获这样的消费群体,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为实现这种语言和风格,建立起严密的支撑体系,同时要思考时尚的材料如何与人文化的表达建立联系。“例外”在这个方面是有充足的准备的,一方面,例外不高调,如果不是第一夫人的新闻,今天“例外”依然是在很小的圈子中流行的品牌;另外一方面,如其创始人所述,自2005年开始,“例外”就创立了五个实验室:针梭织工作室、毛织工作室、配件工作室、染整实验室、品质实验室。这种做法说明了设计师品牌最为重要的部分,材料、工艺的研发本身就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和设计语言和风格定位是一致的,设计什么样风格的服装,材料和风格如何去支撑这样的语言,这都是科学。

而对于这些消费“例外”的消费者而言,低调,反而让其成为小众世界中赢得追随者的一种营销方式。通常消费设计师品牌的群体,都是对于品质生活充满挑剔的群体,她们对于细节非常关注,容易被设计的细节打动,也很容易由于细节而流失。对于一个有着独特美学的设计师品牌而言,不仅要防止品牌过于个性甚至“过度设计”的倾向,同时,也需要在时尚领域中避免流入大众时尚的尴尬。

“例外”的营销和品牌传播,既不走大众路线,也不走大牌路线,这和其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设计师品牌要用的是设计语言和语境来与消费者共鸣。很多时候,美学概念是很难用传播表达的,“例外”最终选择的是美学场景的体验和文化营销来促成口碑的扩散,例如“双面例外”店的设立,“状态”的生态店的设立等等,这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世界和内心世界结合在一起的审美空间,消费者在这样的空间中就非常明确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

中国的时尚正在融入全球浪潮,而原创设计师品牌就是中国时尚未来赢得世界认可的开始,今天,“例外”这类品牌的消费群体看起来是小众群体,但是,正是这些小众群体,在界定着新的生活美学和品质消费,同时在引领着大众时尚。“例外”取得的成绩,其实并不例外。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3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