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安徽棉纺织两极分化,强者更强!纺纱行情好于织造!

来源:纺织机械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0日

12月6日至7日,中棉行协在安徽淮北、宿州以及合肥地区调研,主要了解棉纺织企业2016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走访了解到,企业两极分化明显,重点骨干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较2015年有所改善,小微型企业则因资金、成本压力增加,有的关停。总体上,2016年企业经营面对的挑战以及不确定因素更多、更复杂。


近两年,在全国经济进入深度转型期,棉纺织行业增速放缓、发展动力不足,企业各项成本大幅提升,一些落后的产能相继退出市场,但也给一些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更大的市场空间,相比之下,这类企业的生存活力更强,其成本控制、资金风险管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更胜一筹,这也是2016年大中型骨干企业效益稳步向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当地企业介绍,目前纺纱总体好于织造,纺纱订单能够满负荷生产、但订单小、周期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这也是给企业提出高要求。从效益上看,色纺纱利润空间高于白纱、低支纱盈利能力不如高支,企业放弃大多数订单,主要原因还是价格承受不了,企业人工、电费、原料等成本压力较大。织造环节的需求波动较大,但布的价格起伏小,织造利润空间薄,差异化或功能性产品尚且能够维持较稳定的客户源,但常规品种订单不固定。正常情况下,企业纱线库存约为15天左右,布的去库存压力大,库存量在20天至一个月。


走访的企业中多以棉花为主要原料,其原料库存约为两个月,当前以消化储备棉为主。对于新棉主要有价格以及运费等问题的困惑,采购并不积极,企业也希望有关部门协调新疆棉出疆以及兵团棉花升贴水等问题。其次,个别企业反映电费贵,希望能够加快企业直供电的覆盖。


另外,调研地区的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上,尤其对智能化生产减少用工十分关注,由于目前纺织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用工成为企业的“难点”和“痛点”,有些企业在加大力度对生产智能化探索与尝试,企业希望能够多开展信息互通和学习交流,借鉴好的生产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1  
阅读数量(41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