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出口纺企亟待破解“紧箍咒”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26日

  人民币升值热力已开始灼痛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给那些利润本就稀薄的企业又加上了一道“紧箍咒”。

  江苏省如东县也不例外。据该县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全县外贸出口虽然总体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仍有不少企业出现了竞争力下降、订单吃不足,甚至亏损经营、举步维艰的现象。以服装行业为例,绝大多数外贸服装的订单毛利为0.5元人民币/件,若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

  困扰:价格优势不再订单明显减少汇率风险增大

  南通祥盛倍得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家具生产的出口型企业,几年前,通过加大投入,规模越做越大,生产经营十分红火。人民币升值后,企业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油漆等原材料成倍上涨,使得企业经营雪上加霜,订单价格只有产品实际报价的70%。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5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也来不及做,现在只能勉强开3条线,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状况可能会更糟。

  在南通辉华服饰公司,分管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以来,企业接到的日本订单明显减少,而欧美订单的价格又上不去,眼下只能是微利经营、保本经营。

  作为世界最大的劳保手套生产企业,江苏强生手套有限公司也开始步入艰难期,1~8月出口额同比下降超过70%。与此同时,周边一些为企业生产手套的加工点也普遍受到影响,过去加工一打手套的加工费在12元左右,现在只有7.8元了,几乎无利可图。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汇率风险,该县不少企业产品出口频频受阻,少数企业甚至出现了出口统计为零的现象。南通东盟纺织有限公司由于所签订单周期较长,去年因汇率风险损失近100万元。

  难点:出口产品处于低端生产成本不断上扬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从该县外经贸局等单位提供的调研材料中发现,该县将近57%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利润率在5%~10%的占28%,10%~15%的只占9.57%,高于15%的仅有5.4%。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景下,该县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主要原因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业出口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竞争优势不强,竞争方式也主要通过价格手段,人民币升值对其出口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纺织服装是该县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50%,同时由于出口的纺织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很小,由此受到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该县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成本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一些企业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导致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传递到产品价格,因而风险只能由自身承担。同时由于该县出口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没有自主品牌,因此与国外大型进口商谈判时议价能力也较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对方提出的价格,成本上升也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进行转移。

  金融避险工具单一,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市场操作手段单一,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金融避险工具也较少,企业知之不多。汇率改革后,当地一些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避险的金融产品,但多数企业尚不明了或不会操作。

  应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改变外贸增长方式

  人民币升值之所以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根本原因是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低,出口增长过多地依赖量的扩张。因此,变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该县发改委副主任胡连华认为,目前该县现有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料型、半成品和初级产品,普遍存在着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要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就要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出口订单,开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利润率。假如出口产品的利润率能提高到20%,那么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将大大增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  
阅读数量(8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