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从新加坡纺机展看中国纺织机械的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初入21世纪,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为满足纺织工业需要,开发了一批纺织机械新产品,总体技术水平有了提高,一批重要的化纤机械、棉纺机械、织造机械和针织机械等,满足了市场需求,为中国的纺织工业整体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化纤机械:
自足自主全面展开
在中国化纤机械的聚合设备开发中,年产lO万吨聚酯装置国产化项目已在江苏省仪征建成并投产成功,为我国发展大型聚酯装置创造了良好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吨五釜工艺流程聚合装置、15万吨、18万吨的一头两尾三釜流程涤纶聚合装置的研发成功,改写了我国在涤纶聚合装置上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与之相匹配的直纺管道设计技术、配套件也全部实现了国产化。锦纶6工业丝连续聚合干燥设备也由7000吨/年发展到1.5万吨/年。目前锦纶6工业丝的连续聚合干燥装置已全面替代了进口。产量为2.5万吨/年锦纶6民用丝的连续聚合干燥装置目前也有了技术上的突破。
涤纶长丝、涤纶短纤维、干法腈纶等投入生产使用的设备已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水平,特别是涤纶长丝纺丝机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新开发的3万吨/年涤纶短纤维生产线设备已在我国化纤厂生产应用,现正在开发6万吨/年一头两尾的大容量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年产6万吨的喂入机、卷曲机、切断机等已完成样机试制。国产FDY涤纶纺丝机、TCS纺牵联合机已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的份额。TCS的热箱装置已不再进口。涤纶高速纺丝机在纺制0.5dpf细旦丝上有了重大突破,并形成了3000吨/年的规模。在实现品种多样化的同时还实现了多头高产纺丝设备。POY纺丝机已由8头/位、12头/位发展到24头/位、36头/位;FDY纺牵联合机也由8头/位、12头/位发展到16头/位、24头/位。复合纺丝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国产复合纺丝组件,特别是锦涤复合喷丝板已研制成功,并实现涤锦复合、海岛超细纤维等POY高速纺丝机和FDY纺牵联合机的国产化。弹力丝假捻机已形成双丝道高速弹力丝机、皮圈假捻式高速弹力丝机、自动落筒高速弹力丝机三个系列,最高机械速度可达1200米/分。加弹的品种也从常规产品扩展到低旦丝和多孔细旦丝。腈纶短纤维设备的产量已达到l万吨/年。新研制的大容量粘胶短纤维成套设备年生产能力最大可达3万吨,研制成功的年产1.5万吨黄化机,使粘胶原液生产线能力达到了1.5万吨/年。新型连续式粘胶长丝纺丝机已研制成功并通过工艺技术鉴定,正在推广使用。

棉纺机械:
满足需求顶替进口
近几年,国产棉纺机械开发不仅取得了长足进步,还顶替了进口。如我国纺机企业开发的清梳联、精梳机组、采用分部传动技术的无铁炮新型粗纱机、自动络筒机等设备的技术进步显著,基本满足了纺制高品质纱线的要求.,体现出了国产棉纺新设备的质优价廉、经济造用的优越性,我国制造的棉纺成套设备已大量装备了我国棉纺企业,成为我国棉纺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选用的主流产品。其中清花部分设备产量、质量和规格与国际相当;梳棉机单产最高80公斤//J、时。有单机和联合机的生产和质量监控系统(梳棉机自调匀整),异性纤维检测、全线信息采集等,已进入生产试用。针对清梳联成套设备在设计、加工精度、材质、维修、操作易便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的差距。现重点在成套设备的可靠性和梳棉机的设计研发。国产棉精梳机组仍以条卷一精梳;条卷一并卷一精梳;条并卷一精梳三种工艺组成精梳机组。应用条卷一精梳的工艺逐步退出,小卷宽度有230、270、300毫米三种,精梳条分6根和8根并合二种。条并卷机成卷速度70~120米/分精梳速度分180、250和300钳次/分左右高速精梳机和数字化精梳机。并条机以双眼型式为主,单眼型式在研发中,并合数6-8根,出条速度350-600米/分,有三上三下、三上三F附导向罗拉曲线牵伸等多种形式,同步齿形带传动,弹簧加压,自调匀整(主要依靠进口配套),机电一体,变频、伺服技术开始应用,多电机传动的产品已有试制样机,无优化工艺的在线检测和调整或机外检测。机电一体化的全自动悬锭粗纱机(不含接头),应用电子技术(计算器控制、变频和伺服电机)替代了主机繁琐的(牵伸、成形、卷绕、升降)传动机构,提高了产质量;最高转速(锭翼)1800转/分。全自动落纱、纱管(含清理纱管等)和粗纱输送(自动或人工)系统。细纱长机最多可达1488锭,锭速25000转/分;落纱时间2小时10分。在保证质量的各类装置中,如:10点纺纱程序、多1电机牵伸传动系统、锭子同步传动(多电机单根龙带传动)、微机控制,人机对话,纱线数据管理等;内置式冷却系统;管底卷绕无需底纱;全自动纺纱、落纱和输送等。各著名厂商在牵:伸系统上有各自成熟的集聚(紧密)纺纱技术}(结构形式和原理各不相同),组成各自的集聚环}锭细纱机。自动络筒机锭数10-60锭。6孔库式,最大卷装直径320毫米、半锥角0。~5。
I 57,,有人工喂管、自动落筒和人工喂管、人工I落筒两种机型。变频器控制单锭驱动;卷绕速I度400-1800米/分;达到各类纱无接头的质头求。机电气仪一体,变频控制,单锭驱动,f主要是微机综合监控(定长、落纱工艺参数、I数据统计,电子清纱器全程质量控制)。转杯纺l纱机适用棉、毛、麻、丝、绢、化纤及其混纺,I纤维最长60毫米,适纺号数145~10tex。头数l最多360头,筒子最大重量5公斤,抽气型,纺I杯转速最高170000rpm,最大引纱速度300m/I min自动化程度高,适纺纱支范围宽,最高纺I制60Ne,保证了纺纱质量。
I 国产棉纺成套设备在应用自动化、智能化、I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也已取得了一I定程度的进展。国内棉纺设备中高挡产品已开I始成为棉纺机械生产的主流,国产清梳联市场I占有率达65%左右,高档精梳机年产已达1001台以上,悬锭粗纱机年产2500多台/年(其I机电一体多电机传动占15%以上),自动络筒机1年产达250台以上。
织造机械:
正视现实加快研发我国无梭织机在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和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内生产的普及型和中档无梭织机已超过40万台,远远超出近几年每年增加2万台无梭织机发展的预期目标,中高档无梭织机也已具备相当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无梭织机品种规格有了较大发展,部分产品已形成系列。无梭织机技术水平和机电一体化水平有了提高,具有电子控制织机的启制动、自动找纬、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选色、电子多臂装置和电子提花装置、各种参数显示装置等。储纬器、多臂装置、提花装置等配套装置也已形成系列。为无梭织机配套的织造准备机械浆纱机、整经机等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我们看到,国产无梭织机主要是普及型剑杆织机和普通喷水织机,近五年年产均超过5万台,虽加快了中国纺织业的无梭化进程,但国内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急需的机电一体化的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还主要依靠进口,该类产品的进口机型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
针织机械:
全面提高缩小差距 针织机械已形成圆纬机、经编机、横机、袜机及钩编机5大类产品。基本品种、规格比较齐全,已初步形成系列,“三化”水平有提高,这期间电子技术和电脑提花在各类针织机械上的应用有了突破并投入了使用,总体技术水平有了提高。电脑提花圆纬机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配有日本WAC公司电子单针选针系统,具有三功位功能,国产磁铁选针器已在电脑提花圆纬机上配用,但只具有两功位功能,我国已在单面机和双面机上均实现了电脑提花技术。电脑自动横机发展较快,具有电脑3功位选针,紧凑型机型,单机头双系统。高速特里科经编机进行了自主开发,机速有较大提高,可达2200转/分,具有电子伺服控制系统的送经和牵拉机构。我国针织机械的技术规格有了扩展,有利于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圆纬机筒径已达38英寸,经编机机幅已达180英寸,横机机幅可达52英寸以上,不同产品的机号有的已达E28以上。针织机械的机速有了提高,有的已超过1.2米/秒。成型针织内衣机得到了开发。针织机械配套设备有了较快发展,如整经机电脑控制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已接近国外产品水平。

目前中国针织机械品种、规格还不全,跟不上中国针织工业发展步伐的需要,在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上还有明显差距。整机的机械与电气两部分水平与状态相互制约影响,致使机电一体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电子选针技术水平还不高,尚不能完全适应高效、高产和高质生产要求。非织造布t/t械:适合国情重点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织造布生产大国,绝大部分生产设备为中国自行制造,如我国拥有的纺粘法生产线设备,国产的已占到80%,水刺设备占70%,针刺设备占90%。已先后开发了梳理成网设备、针刺机、水剌机、纺丝成网设备、热轧机、丙纶纺粘法生产线、热轧机及后整理设备等,这些设备基本上适应了不同非织造布工艺路线生产的需要。中国已能全套提供丙纶热轧生产线、涤纶针刺生产线、涤纶热轧生产线。目前我国非织造布设备随着非织造布工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近两年发展最快的是纺粘法、水刺法和浆粕气流成网法等工艺和设备;其次是针刺和热粘合法生产设备,这也完全符合当今国际的发展趋势。熔喷非织造布设备也得到了发展,生产线最大幅宽为2.4米,年产量为500吨,纤维细度为2-10微米。当前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机械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吨,浆粕气流成网设备年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针剌机已形成系列,具有宽幅土工布针刺机、造纸毛毯圈状针刺机、针剌提花机、绒面针剌机和超细纤维革基布针剌生产线等,机器幅宽最大为6米。非织造布机械的复合设备的开发也正在进行。

1  
阅读数量(25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