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心态矛盾 棉花市场涨跌两难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由于即将开始新棉收储,结果难以预料,11月8日,国内棉花现货市场微波不兴,波幅渐小,观望心理十分浓厚。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报收11523元/吨,微涨5点;CC INDEX(229)涨26点,报收11965元/吨。另一反映国内三级棉到厂均价水平的Cncotton A指数则出现自10月27日收储消息传出,行情反弹以来的首次回落,跌7点,报收11642元/吨,幅度虽然很小,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皮棉现货价格的上涨已较为艰难。据本网各地反馈的信息,内地产棉3级现货价除河南部分地区仍在11000元/吨以下外,其它地区的棉价均呈平稳态势,一般提货价在11000-11500元/.吨间;新疆现货价格则比较扑朔迷离,近几日市场价格出现下调,据了解,主要原因是内地纺织企业当前没有大批使用新疆棉的意向,导致当地皮棉销售不畅。
各主产棉区籽棉收购价基本平稳,平均价格在2.1-2.3元/斤附近,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据了解,已有轧花厂挂出三级花2.5-2.6元/斤收购的牌子,但棉农惜售心理依然严重,几乎无人交售。大部分棉花仍在棉农手中,不论前期棉价的一路下滑,还是目前的缓慢走强,均不能吹皱棉花收购市场的“一池春水”,整个棉花市场陷入多年未见的冷清沉寂之中。
目前有一种动向需要业者特别关注,即国际棉价持续下跌,连创新低,且还没有见底的迹象。虽然国内现在还没有感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因为没有多少现货到港,国内购买者仍处于观望中,一旦有优势形成实际购买将对国内市场构成巨大压力。而市场上已有消息称新的棉花进口配额即将发放。
9日收储将进入实际运作,但通过一周的冷静思考,笔者仍然认为30万吨的收储量远远解决不了市场存在的实质问题,充其量只会短期内解决了收购企业的后顾之忧,而不可能带来市场真正的转机。建议近期纺织企业以回避风险主首要任务,在经营策略上尽量选择零库存或尽量减少库存周期。


1  
阅读数量(7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