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生产线上好风光,为有源头活水来——记达利丝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之路

来源:无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浙江新昌达利丝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达利集团属下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93年,拥有从欧美等地引进的最先进的剑杆织机及其配套设备,年产全真丝色织、重磅、弹力、交织等各类绸缎800余万米。是全国最大的真丝绸面料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确立的“丝绸产品开发基地企业”。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达利发在丝绸行业的崛起主要源自于“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产品设计是纺织工业整个产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面料设计,她是服装设计师创作灵魂最主要的物质体现和载体,是服装设计原创之源。没有好的面料设计,服装设计就只是“无根之水,无椽之木”。
丝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华夏文明的见证和骄傲。而新世纪的人们给丝绸又赋予了新的理念和内涵,对于丝绸产品又有了新的追求。因此,丝绸产品的创新就必须是传统和科技的演绎,“从传统中出发,向新科技迈进”。传统和科技的有机结合,从而能创造性的破坏,将原有的成功和平衡破坏掉,创造一个动态的平衡。在原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糅以新科技的理念,不断的战胜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出更具时尚性和市场性的新产品。
达利丝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九十年代初就已深切感受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于是公司着手组建专职的产品发展部(R&D),注重技术革新的投入。充分发挥产品发展部的职能,改进旧工艺,开发新产品。早在1993年,达利发在传统丝绸的基础上,成功的开发出“8824”丝绸重磅系列产品,并于1996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奖。创下了累计近1500万米订单的记录。
“创新”的真正着力点在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达利发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以此为原则和目标。目前,达利发拥有一支开发能力较强的产品设计队伍。下设有三个产品设计工作室,拥有十几位专职设计人员。每天有2-3只适应于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出炉,并推向市场。为公司带来大量的订单和商机。
为了使设计师能开发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每年派设计人员前往欧洲参加法国“PV”展,到意大利去观摩和学习,以此了解欧洲的流行趋势和感受文艺复兴时期所遗留的艺术气息,并将此理念运用到产品开发之中。传统华夏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真正领悟和应用“面料设计是艺术创造”的理念和方法。使所开发的面料在富丽中凝结典雅,在华美中飘送清逸。为了增强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他们经常前往香港学习和培训,与国外专家探讨产品开发的理念和思维。在面料开发上寻求新的突破,使丝绸面料的细腻丰盈、滑爽绵柔的风格得以完全诠释和延伸。
技术创新还必须要以先进的硬件为载体。从1997年开始,公司斥巨资从意大利、德国、法国、瑞士、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阔幅数码剑杆织机(3.8M)、激光整经机、电子提花机(6144针)、数字变频精密络筒机、包覆丝机以及与新产品开发配套的打样整经机和打样布机。这些精良的设备,为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快速反应,顾客至上。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达利发建立了一套产品快捷创新体系。从捕捉、获取市场信息开始,到设计、试织、生产和销售,把各环节有机的串联、组织起来,较好的迎合了国际市场快速反应的需求。为了能更快、更准确的反映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我司的产品设计人员直接与客户对话和沟通,减少中间环节。并依照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快速设计出新品,推向市场。
生产线上好风光,惟有源头活水来。达利发人秉承着昔日世界闻名的欧亚贸易走廊的余辉,从传统中出发,在“创新”中涅磐,谱写出新世纪“丝绸之路”浪漫而壮丽的诗篇。


1  
阅读数量(7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