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辽西经济带:西部纺织产业集群新起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4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城的对手,不是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区,而是安徽、河南等服装产业承接地

  掉漆的牌匾、生锈的铁门、破碎的窗户、杂草丛生的厂区,兴城市沙后所镇的永成毛皮有限公司已经停产多年,并且看起来将继续沉寂下去,但现在有人想改变这个厂的命运。

  “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印染厂。”王绍伟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目前准备先上印花厂,设备都已经从台湾定了。”

  王绍伟是兴城市辉煌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前,他与另外几位泳装公司老板联合收购了永成皮毛公司,计划将其改造为一家印染厂。

  孤独的泳装企业

  兴城泳装产业兴起于80年代。

  “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在南方的泳装厂打工,没过几年就回来自己干了,我们这里有条件。”说起泳装,兴城市沙后所镇赵镇长如此表示。

  赵镇长口中的“条件”,指的是兴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兴城市濒临渤海,南接山海关,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西部起点。

  像其他沿海地区一样,连带效应很快在兴城显现出来,来料加工的泳装作坊逐渐在兴城的众多村镇里涌现出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再用“作坊”来称呼有些企业已经不合适。

  兴城泳装行业协会会长、德容制衣董事长李海峰的母亲,便是兴城第一批做泳装的人。如今,德容有员工700余人,年产成衣250余万件,产值9500余万元,成为兴城泳装行业的领军企业。类似的还有英华泳业,经过一代人的打拼,如今英华泳业拥有工人120余人,外协工厂10余家,年产量150万件,产值4000余万元。

  在规模企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加工厂诞生了。

  鸿运鑫服装厂外表看起来像是一家大型四合院,20余名工人与布料将车间塞得满满的。老板告诉记者,她与丈夫从事泳装行业7、8年,“近两年才自己干”,“现在接一些大厂的单子,另外还在自己做内销的牌子。产值超过100万。”

  李海峰告诉记者,曾经有个人在他公司工作了3年,之后出来自己单干,才1年,现在的年产值已经达到500万。

  随着的泳装企业逐渐增多,带动了泳装内衬、罩杯、包装、印染以及商标印刷等辅料企业的发展。兴城泳装产业集群就这样自然形成了。

  葫芦岛市政府副市长石文光表示,目前,兴城市泳装行业共有生产企业163户,泳装辅料生产企业近30户,全部为民营或合资企业,年产值30多亿元,年产量可达到近亿件,年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

  事实上,兴城泳装在国内市场占有30%以上的份额,成为和浙江义乌、福建晋江齐名的国内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兴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泳装名城” 称号。

  然而与义乌、晋江相比,兴城当地的泳装产业链并不完整。兴城泳装业所需的材料,均从南方引进。更令人头疼的是,兴城只有一家印染厂,且设备落后。

  因此兴城相关企业的情况是:从南方进纱,生产出布料运到南方印染,然后再运回销售。而这一系列的运输成本,最终将会在泳装企业的产品上体现出来。

  雅诺琪织造有限公司是兴城一家生产泳装内衬的企业,老板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兴城印染价格是5000/吨,南方是3200/吨,我刨去1500的运费,还能省下300块,并且质量还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  
阅读数量(7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