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风闻进口棉配额下发 棉花市场蠢蠢欲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24日
11月23日电子撮合各月合约成交均价除MA0512小幅上行17元/吨外,其他各月合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订货量除MA0605外各合约开始减少,而成交量较前些交易日大增,共成交9020吨,其中主力合约MA0603成交3360吨,比22日3070吨的成交总量还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3日电子撮合不同寻常表现与22日进口棉配额下发会议的传言密切相关,其中一个版本为“2005/06棉花年度配额总数为389.4万吨,其中89.4万吨为1%关税,300万吨按5-40%的滑准关税”。而另一个版本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口棉配额数量,原则是保持国内棉价稳定”。对于此类传言,由于国家还没有正式下发通知,我们无法辨别真伪,目前一切还是谨慎为好。纽约期货方面,周二可能是听闻中国进口棉配额下发的消息刺激,11月22日全面大涨,各合约涨幅都超过100点,主要支撑力量来自商业买盘和期权买盘。现货方面,棉花价格仍维持平稳态势,市场成交平淡。  目前配额的发放工作是涉棉企业关心的焦点,虽然配额发放还没有下发正式文件,但保税区的进口棉对我国棉花市场早已虎视眈眈,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港口上的外棉有5万吨,对国内棉价上涨有较大潜在压力。且不论上面的传闻是否属实,但近期国内棉花价格上涨空间狭小已成为国内大多数涉棉企业的主流观点,持此观点的依据笔者分析如下:  1、国内纺织市场目前前景仍不明朗,多数纺织企业购棉仍持观望态度。虽然中美、中欧之间已经签订纺织品服装协议,但输美纺织品配额招标细则还没有出炉,企业在没有拿到切实配额数量前持谨慎态度也是情理之中。而欧盟订单在有配额管理前提下,“年底纺织市场火一把、次年初出口市场抢一把”的现象已难以寻觅,今后纺织市场平稳运行将成主流。据上海某主营欧洲业务的纺织品服装外贸公司反映,目前输欧订单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近期订单也没有大增大减的趋势。受此影响,棉纺织厂清淡的销售状况没有明显改善,部分厂家的销售状况持续恶化,控制棉花库存成为棉纺厂补库的首选方式。  2、资金紧张造成企业购买棉花资金不足。年底将近,许多大型纺织企业由于还贷压力较大,加之企业在岗、离退休等职工较多,年底分红、福利等分流企业较多资金,资金紧张现象较为明显。部分企业由于销售不利,成品库存压力较大,像杭州某棉纺厂反映,“现在纱线赔本销售都没人要,更别说按保本价销售了,现在厂里的开机率降至80%左右,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成品库存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造成企业棉花库存在低位徘徊。  3、棉花市场存在较大变数,棉纺厂观望气氛浓厚。随着国庆后国内棉价稳步上涨,国内大部分纺织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没能跟涨到位,利润受到一定程度压缩,认为目前国内棉价相对于当前纺织市场居高的企业不在少数,持等等看心理的企业较多。另一方面,进口棉配额发放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震慑着国内棉花市场,纺织企业巴望着能早点拿到配额买便宜的进口棉,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在需求相对缩小的情况下,棉价上涨确实困难重重。  在此,个人谈谈对进口棉配额下发的一点看法。个人认为国家不会在年前公布进口棉增发配额数量,虽然国内棉花存在刚性缺口,纺织产能有刚性需求,但目前棉花和涤纶短纤的差价接近4000元/吨左右(目前的涤纶短纤中心价10400-10500元/吨之间),不排除有企业转产的可能,而为避开中低端产品的激烈竞争,有些企业也表达了希望转产天丝、莫代尔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意愿。而且国内纺织企业到底有多少库存量也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棉花库存在3、4个月的企业也有一些,还有许多企业手上的进口棉配额还没有用完),实际缺口数量难以预测,而且为防止进口棉对国内棉价形成较大打压,避免国外棉商对我们狠宰一把,个人认为近期公布进口棉增发配额数量可能性不大。  此外,对要求国内棉花流通加工企业加强自律的说法,个人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不想让国外的“黄雀”占了我们挑高棉价的便宜,但具体实施不大现实。追求高利润是商家的本性,要求商家在可以挣1000元/吨的时候只挣500元/吨确实有些勉为其难,具体实施还需要业内个环节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且国家宏观调控对稳定棉花市场仍具有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近期棉价上涨乏力,进口棉增发配额数量近期公布可能性不大,89.4万吨配额下发会给国内棉花市场带来波动,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1  
阅读数量(37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