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接近90,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22.6%,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9.2%。中小企业税负过重严重制约了民营服装鞋类企业的发展。
两会期间工商联界小组对扶持鞋类服装企业,拉动内需消费做了重点讨论,对降低鞋类服装类企业赋税达成共识。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总而为180,000亿元,增长率比2010年降低了1.2%,而同年中国人在海外消费却增长28.57%。导致“肥水外流”的主要原因除了百姓对国外产品更有信心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税负过重使得产品价格过高,消费者把眼光投向国外。
珠三角是鞋类企业的聚集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珠三角调研后指出当地企业赋税多达六十余项,包括城建税、教育税等,大部分的利润被政府拿走。同时随着农民工用工成本提高,鞋类企业利润进一步降低,企业减负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地税局局长王南健说“如果不改革的话,企业肯定会比较痛苦,老百姓也会觉得我们的物价这么贵,最终都会归咎于税收。”
值得庆幸的是,两会期间发出多项利好消息,鞋类服装类股市节节攀升,尽管关于如何促进鞋类企业发展的具体细节尚未出台,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两会代表希望通过刺激社会消费品消费来拉动内需,保证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即将于四月份召开的中国(广州)国际鞋业展览会成了两会关于鞋类刺激信息是否有效的试金石。据了解,该展会自2006年起已经成功举办十届,是目前亚洲范围内最大的成品鞋类展会交易平台。在过去的十年中,包括学术界、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等众多与鞋类相关的工作人员均参与了其中,是每年各方交流的盛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