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国内棉价面临两大结构性矛盾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1日

在国内需求疲弱的大背景下,国内棉价还面临着两大结构性矛盾。巨量仓单使郑棉近月合约压力沉重,配额传闻一旦确认,国内棉花现货压力又将增加。

一号棉注册仓单及有效预报数量

影响后期国内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下游需求问题,其二是内外棉价差及期现价差等结构性矛盾。需求影响长期行情,结构性矛盾影响中期行情。

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处高点

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宽松,4月份USDA供需报告显示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达到1999/2000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创13年新高的库存消费比反映了全球棉花需求疲弱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现实。

近半个月以来,受皮棉价格小幅下滑及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等因素影响,山东德州、河南新野等地区棉纱销售迟滞,当地纺企整体开机率在70%左右,处于微亏或微利状态,虽然棉纱库存略有增加,但仍在正常水平之内,若后期市场购销持续僵持,库存压力将不断攀升,部分企业可能不得不停产。近日市场上虽有部分厂家上调了棉纱报价,但是下游用户并未因为棉纱价格的提高而抢购,大多数业内人士均认为近期棉纱成交价格不会有太大幅度上涨。整个棉纺织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多数产品价格处于僵持状态。在下游订单细碎化严重、预期偏弱的情况下,皮棉需求难以放量。

内外棉价差居高不下

2011/2012年度在中国棉花大丰收的同时需求量缩减,供需缺口仅160万吨。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中国政府累计收储了312万吨国产棉,进口了100万吨外棉,这使得可供应给国内纺织厂的棉花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对国内棉价构成支撑,并刺激了低价外棉的大量进口。本年度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棉花340万吨,如果后期月进口量保持这一水平,本年度的进口总量将达到450万吨。今年年初,我国下发了近200万吨进口配额,1—3月累计进口棉花157万吨,因此今年的棉花进口配额已所剩无几,要确保棉花顺利进口,政府需要尽快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目前,全球各地棉商都在中国囤积了大量寄售棉,其中很大一部分尚未销售,一旦增发配额,这些棉花需要尽快通关。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