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刚过,大大小小的展会、论坛跑下来,记者听闻服装老总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企业战略,而核心词汇无外乎两个:上市和电子商务。但当话题深入之后,就从谈论“是否上市、是否推电子商务”,“何时上市、何时推电子商务”,而突然转向“不一定非要上市、不一定非要推电子商务”上来。进而,听到了总结性发言:“战略无关对错,只要适合自己最好!”并且,这样的观点似乎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放缓了曾经立志启动上市流程、大干电子商务的老总们的脚步?
电子商务:赔本赚吆喝?
事件回放
5月2日,调研机构正望咨询发布了2012年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1全年网购规模达到809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其中,我国服装网购更是一枝独秀,2011年的市场规模已逾2670亿元,年同比增长率高达93.5%,高于总体网购市场增长率20.6个百分点。
如此震撼的数字,也没能换来任何一家服装网购企业赢利。反倒是一股刺骨的寒意在侵袭着服装电商。现如今,当当网、麦考林双双发布年度亏损惊人的财报;2012年首家赴美IPO的唯品会在首日破发,上市两天较发行价大跌近30%。品聚网则直接宣布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2004年上线、每年保持超过200%增长、2011年销售额过200亿元的京东商城至今还没有赢利……
以PPG为例,2005年成立的PPG,通过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进行整合,依托呼叫中心进行销售。很快以其低价捆绑战略成为网络男士服装直销网站耀眼的新星,让消费者觉得“产品即使不好,买一次也不会亏到哪里去”,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初次购买行为。
伴之以巨额平媒、电视媒体广告费、人气明星代言,2007年PPG登上自己事业的最高峰。即使此时,公司都没有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网上关于产品“做工粗糙、缩水、退货不及时”的投诉比比皆是。失去客户信任后的PPG,以廉价产品加大规模广告投入的路也走到了尽头。
2010年1月,PPG公司被上海地方法院判处经济赔偿债务成立,其银行180万元存款被冻结,公司剩余物资也被搬走。“服装行业的航母”应声倒地。
如今,同样大规模地部署广告战略的还是另一家航母——凡客。
从2007年至今,凡客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共计4亿多美元,其推广费用预计高达10亿元人民币。2012年,凡客尽管陷入了“广告门”、“离职门”、“亏损门”等等一系列麻烦中,但钱仍然在烧。4月3日,“有春天,无所畏”,韩寒新代言的凡客广告铺天盖地地进入中国10个城市的街头。“挺住,意味着一切。”陈年说。正如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分析的那样,大部分电商都知道,大规模的投钱砸广告并非一条良性发展的路子,但是他们却难以“独善其身”。行业内通过大规模的宣传获得市场占有率才能够进一步推广业务,倘若推广做得不足,客户积累不够,即便拥有再优越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也难以在籍籍无名的情况下生存。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张大志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砸钱的尴尬一并道出,他认为:“没办法,人们太容易忘记了,不疲劳轰炸死得更快。”
周刊评论:国内电子商务的成长更像是拔苗助长,快速打响品牌,吸引庞大的用户量,形成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业绩增长,进而吸引一轮又一轮融资,最后达到上市的终极目标。而这一切的快速成长、套现都缘于投资人和网站创立者的急不可待。更准确地说,是投资者的急不可待,他们急于让所投资的网站在混沌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站稳脚跟。可想而知,一个缺乏耐心的市场会如何去挖掘中国这个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机。
上市之后:你准备好了吗?
事件回放
国内服装企业纷纷谋求上市的背后,是这一领域竞争态势正变得越来越严峻的现实。随着众多国际品牌和国内大型服装企业盯上中国市场,这种竞争不只局限在品牌、价格、渠道、资本等某个单一方面,而是越来越体现在整体实力的比拼上。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