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历来是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华投资建厂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服装企业对于劳动力成本更是比较敏感,一般企业会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0%至30%之间。
同时服装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无论在提供就业还是对GDP的贡献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服装产业规模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可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明显,外资服装企业生产线的撤离开始“愈演愈烈”。
对于劳工价格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耐克企业,在日本劳工价格上涨之后耐克义无反顾的将生产线转移至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到80年代,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将主要生产线搬到中国福建和广东。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攀升,2009年,耐克关闭了其位于江苏太仓的工厂,又将生产线转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同样运动服装巨头阿迪达斯公司中国总部已经证实于7月17日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工厂,并且这家公司有可能将迁往东南亚。而阿迪达斯示,“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而采取这个举措。”但是,关于这家工厂未来的去向,阿迪达斯并没有详细解释。
同耐克一样,阿迪达斯追求的就是成本优势,其生产基地最早设立在欧洲,随后转战至相比生产成本较低的日本,然后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然后又是中国,如今随着中国用工成本的上升,他们的工厂转至东南亚这些劳工价格有优势的国家也是情理之中。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