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上半年纺织服装出口报损案件增加 贸易风险猛增

来源:中华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近日,我市一家家纺产品出口企业在向浙江大道保理有限公司申请“无抵押无担保融资”。大道保理在对其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时发现,该家纺公司的一家美国采购商已经申请了破产保护,而其向家纺企业的采购额超过了1000万元人民币。家纺企业在获悉资信调查结果后既庆幸又后怕。

前不久,笔者在市对外经济贸易培训中心主持召开的“纺织服装企业贸易风险与防范培训班”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贸易风险猛增,风控专家提醒广大出口企业应注意防范贸易收汇风险,最好在接单前对客户开展一次资信调查或投保以确保贸易资金的安全回收。

上半年报损案件数量激增

谢春敏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专门从事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风险分析和保险服务的专业人员,从业多年。他提供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上半年宁波纺织服装行业报损案件达到158件,同比增长90.4%;索赔案件71件,同比增长97.2%;报损金额同比增长202%,索赔金额同比增长367%。这些数据均远高于宁波信保全业务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入分析发现,在各类报损案件中,来自美国的占比最高达到37%,孟加拉居第二位占比为27%,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均被列入十大可损国别之内。

与此同时,中信保宁波分公司还发出行业国别预警。除了上述提到的国家外,巴西、法国、奥地利、匈牙利以及一批中东国家、南美国家都被列入了预警范围之内,共计24个国家。

两大风险特征须警惕

通过对这些报损案件的追踪分析发现,作为敏感的风险控制人员,谢春敏提醒我市出口企业应关注这些特征。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采购商也非常谨慎,一般下的都是小单、短单。当老客户突然抛出“高价”或“大单”时,就应警惕这家老客户是否已遭遇到了困境。

谢春敏提醒,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老客户也会“变脸”。所以企业切勿单纯地重视“来之不易”的订单,要明确约定验货机构的重要性,重视发货后的风险管控,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不仅老客户要“变脸”,新客户也有可能拿了货之后“人间蒸发”。

“国外客户拿了货之后‘人间蒸发’的案件从去年以来已经发生了20多起,大多数是希腊买家。”谢春敏表示,企业应对此引起重视。据分析,这类涉嫌诈骗的案件,具有以下共同特征:贸易方式均采用银行托收(常见D/P)、买家凭借非正常途径获取正本提单、涉案金额均在20万美元之内、买家要求卖方告知快递提单号、代收行声称贸易单据丢失。

三大因素导致风险猛增

对于纺织服装行业出口贸易报损案件大量增加的情况,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