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如意集团的四十周年庆典晚会。“壮志凌云如意梦,矢志不渝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间,如意集团从一家普通毛纺厂,成功转型成为了一个拥有 2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拥有数百项专利技术和创新成果,实现收入过百亿元,拥有中国国内 A股和日本东京主板两个上市公司的全球创新型企业集团;在这四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一个浸润着智慧与汗水,光荣与梦想的成长奇迹,更见证了一种敢于“叫板”全球纺织科技最前沿领域,积极参与竞争的豪情与魄力。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这样一个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的中国纺织自主品牌企业,送上四十岁生日的祝福!
古语云:“四十而不惑”。“不惑”,意味着在复杂变幻的竞争格局之中,具备成熟清醒的自我认知;“不惑”,意味着面对多条发展路径,具备“有所舍,有所得”的选择与立场;“不惑”,意味着跳脱眼前的利益藩篱,具备长远、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能力。
正是四十年来脚踏实地的耕耘与“不惑”,使得如意逐步收获了行业的一致认可,几乎囊括了历年来全国纺织的最高奖项--2002 年,如意“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及系列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如意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集7年之力潜心研制的“如意纺”纺纱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惑”,是一种精神与态度,更是一种方法与谋略。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深入解读如意的三个“不惑”--
如意的第一个“不惑”,体现在对自身定位的不惑。如意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断突破自身“机遇型发展”的企业定位,而将自已定位为“战略型成长”的价值型企业。它并不局限于单一毛纺企业的角色定位,而是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完成了产业板块的几何式扩张,形成具有全球一流装备水平的毛纺服装和棉纺两大产业链,并在毛纺、棉纺、印染、服装四个相关领域迅速建立了显著而强大的优势。
如意的第二个“不惑”,体现在如意与它的掌舵人,在“舍”与“得”之间的“不惑”与游刃有余。
一方面,如意走出了中低档产品价格战的无序竞争怪圈,坚持“高端定位,精品战略”的清晰客户定位竞争战略,对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竞争优势,保持深刻认知与精准把握;另一方面,如意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转化平台的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每年销售收入的 4.2%以上用于技术创新投入,使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锻造了一身靠产品说话的技术“硬功夫”。
如意的第三个“不惑”,则体现在对既有优势与外部资源的“不惑”。近年来,如意不仅善于立足自身优势资源,还能积极把握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势,锻造灵活、开放的资源发现、吸纳、盘活与整合能力,快速集聚起产业规模与创新优势。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