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透过震网病毒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来源:中国传动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在机场、酒店大堂、时尚的咖啡厅,可以看到人们很自在地用笔记本电脑享受着上网冲浪的便捷,同时电信运营商们也在积极推广城市热点的接入覆盖访问。但随着无线网络嗅探变得轻而易举,你是否考虑过网络环境是否安全?

伊朗布舍尔核电站的遭遇为我们敲响警钟,黑客攻击正在从开放的互联网向封闭的工控网蔓延,黑客动机从技术展示到利益获取再到如今的高端性攻击。因此,在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中,对国外品牌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并对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有足够的重视。目前,许多国家对引进国外产品带来的国家安全隐患都十分重视。在同类项目中,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技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分散风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多种品牌、多种技术的策略,权衡项目成本与项目安全,使二者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与平衡。

据权威工业安全事件信息库RISI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全球已发生200余起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攻击事件。2001年后,通用开发标准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针对ICS系统的攻击行为出现大幅度增长,ICS系统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近年来典型工业控制系统入侵事件:

2005年,美国水电溢坝事件;

2007年,攻击者入侵加拿大的一个水利SCADA控制系统,破坏了用于取水调度的控制计算机;

2008年,攻击者入侵波兰某城市地铁系统,通过电视遥控器改变轨道扳道器,导致四节车厢脱轨;

2010年,“网络超级武器”Stuxnet病毒针对性的入侵ICS系统,严重威胁到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营;

2011年,黑客通过入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使美国伊利诺伊州城市供水系统的供水泵遭到破坏。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26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