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奉行价格至上的原则时,价格低廉的快时尚服装因此大行其道。既可以享受潮流新品,又不会掏空荷包,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当快时尚服装很快出现缩水、褪色、尺寸变形等各种问题时,消费者发现它们的性价比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高。如今,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希望所购买的服装质量更好,更加耐穿。
低价格的诱惑
《零售业开店完全指南》一书的作者及零售顾问James Dion谈到, 钻石品牌戴比尔斯(De Beers)以前的宣传口号“量少质优”同样适合服装业。“如果衣服更具耐穿性,消费者最终会明白成本和价格的区别:价格是消费者当下要支付的钱,而成本是历经时间后的总花费。”
近日,美国棉花公司生活方式调查(Lifestyle Monitor Survey)对6000名美国消费者关于服装、时尚、纤维的喜好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显示,44%的消费者认为,比起2011年,2012年的服装质量变差了。而在2011年10月开展的同样的调查中,得到的回答是2011年和2010年服装质量持平。52%的消费者认为他们最近购买的服装没有以前购买的耐穿,而2011年持此观点的受访消费者有50%。同时,根据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44%的消费者认为他们要为质量更好的服装支付更高的价格,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高出3%。
美国调查:服装要质量还是要数量
《盛装:廉价时尚的高成本》一书的作者Elizabeth Cline谈到,消费者还没意识到他们有能力购买质量上乘的服装。“问题是,虽然喜欢快时尚的人们每次在商店里花少量的钱买了大量的衣服,但是当他们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价值200美元的羊毛连衣裙时,却只能捉襟见肘,因为他们已经把钱花在之前那一大堆可能很快就不再喜欢的衣服上面了。”Cline认为,为质量更好的服装支付更高的价格是一个心态问题。“当消费者走进商店买到称心如意的服装,这已经意味着他们对待服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地考虑什么是最新的潮流。”
根据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仍有24%的美国消费者在平价超市购买服装,虽然这个数字比2009年的27%有所下降。另外24%的消费者在连锁商店购买服装,14%在百货商店购买,在专卖店购买服装的消费者百分比从2008年的16%下降到13%,还有8%的消费者去折扣店购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