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沙畔与云南一江之隔,仅有18.9万人的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多年以来一直是凉山州乃至四川省的一个传统农业强县。其烤烟、甘蔗、蚕桑不仅是全县支柱产业,也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的强势,使得宁南的工业也大多属于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始终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
然而,工业基础薄弱的宁南,却在最近几年来,以园区建设实现了工业发展的大提速,尤其是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的建设,正引领全县工业快速崛起。
高起点谋篇的园区工业
2011年6月,凉山州政府批准了《宁南县工业集中区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宁南县工业集中区将形成以发展茧丝为主的轻纺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郊轻纺及相关产业组团;以水泥、砂石和建筑用砖等建材产品为主的松新建材及相关产业组团;以黑色金属采、选、冶为主的西瑶黑色金属及相关产业组团及锌矿、萤石矿采选为主的跑马有色金属,以及相关产业组团的“一区四组团”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范围面积174.07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总占地面积5.7平方公里,概念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如此,宁南工业将构建起100亿级矿冶、50亿级绿色特色农业、20亿级茧丝绸、10亿级水电、10亿级建材五大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框架。
规划的出台,昭示着宁南工业发力的高起点,没有重复很多地区散乱工业布局的旧路,直接进入园区工业发展模式。而规划的迅速落地,不仅体现了宁南大手笔的发展思路,更体现了宁南发展工业的决心和勇气。
从2008年开始,围绕“一区四组团”总体部署,宁南举全县之力抓工业、建园区、兴产业,重点工业项目实现了重大突破。截至2012年,总投资38亿元的华弹赤铁矿开发项目突破产品销售和冶炼技术瓶颈,产品市场进一步拓展;松新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年产1.5亿匹页岩机制砖第一条生产线、商品混凝土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南丝路集团谊兴丝业公司16组自动缫丝技改扩能项目竣工投产,银鸿丝业公司20组自动缫丝技改扩能项目加紧实施,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初具雏形,全年茧丝绸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7亿元、税利9000万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蚕茧资源的就地加工增值。同时,“大凉山·南丝路”商标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南丝路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凸显。全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26%。
轻纺工业园区铸引擎
2012年,宁南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1亿元、增长24.1%,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26%。总投资5亿元的10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已点火试生产;华弹赤铁矿开发项目年内投资超过6亿元,目前已具备年开采铁矿120万吨的能力;年产1.5亿块页岩砖第一条生产线、南丝路集团谊兴丝业公司技改扩能、商品混凝土等项目已竣工投产。
说到宁南,不得不提的就是茧丝绸产业。南桑茧丝绸产业历经4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宁南县“农民致富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的支柱产业。2012年,宁南县全年茧丝绸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67亿元、利税9000万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大凉山·南丝路”商标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
2012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宁南茧丝产业进行视察调研,对宁南县在发展桑茧丝产业方面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指示:宁南的蚕桑是朝阳产业,要进一步做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加速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努力打造世界最优质的桑茧丝绸生产基地。
2012年下半年,宁南县打造世界级桑茧丝绸基地的意见和方案首先在省上层面得到肯定和认可。此前,省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宁南县乡村小蚕共育室、蚕桑基地、龙头企业等地调研,形成关于振兴我省蚕桑产业的调查报告。去年12月,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成立,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落地宁南县城北轻纺工业园区。担纲城市发展新引擎的宁南县城北轻纺工业园区规划方案因此被多次修改,但方向只有一个:规模做大、布局优化。“现在规划占地面积达7.1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包含了印染加工区、丝绸和服装加工区、缫丝加工区等12个功能区。”宁南县委书记张硕介绍,目前,与打造百亿桑茧丝绸基地相应的涵盖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建成1个、条件成熟即可搬迁企业3户、在建1个、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项目3个、正洽谈项目7个。今年,围绕全产业链开发路径,一个世界级的桑茧丝绸基地的雏形将在宁南形成。
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是梦
2012年底,宁南对全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编制完成《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宁南县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提出在未来三年规划建设7.1平方公里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集蚕茧加工、缫丝、织绸、服装、茧丝储备交易、蚕业附产物综合开发等于一体。借助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辐射带动,未来3年,宁南桑茧丝绸产业产值可望实现157亿,增加值63亿元;到2020年,将实现产值396亿元、增加值150亿元。
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建设启动以来,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2012年,省有关领导多次到宁南视察并作出指示。省经信委、省委农工委、省科技厅等11个省级部门先后召开协调会和现场会,对宁南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
2012年10月,宁南茧丝绸专家大院成立。
在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宁南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努力招引桑茧丝绸产业品牌企业进驻。
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的南丝路集团谊兴丝业公司已正式入驻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年产生丝800吨,实现产值3.2亿元;总投资8000万元的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公司20组自动缫技改扩能,今年5月将建成投产,年产生丝1000吨,产值4亿元;总投资4000万元的绿色有限公司蚕蛹深加工项目进入试生产,年产值将达8000万元;总投资9.2亿元的四川舜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南桑枝综合开发项目有序推进,现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浙江丝绸之路集团公司投资2.5亿元的50组自动缫项目、维维集团投资3.6亿元的5亿罐冬桑凉茶项目、重庆箩伦诗服饰有限公司总投资1千万元的双宫及黄斑蚕茧综合开发项目、宁鑫河绢纺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绢纺产业项目已和宁南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将在今年相继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此外,还有6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近期将努力招引知名桑茧丝绸产业品牌企业进驻园区。
借助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未来几年,宁南桑茧丝行业将完成从“制造”向“创造”、从“原料基地”到“综合开发中心”的华丽转身。该园区的目标,是成为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尽快形成50组自动缫年产生丝2000吨,高档丝绸面料500万米,以及3000吨桑叶茶、55吨桑枝、5000吨蚕砂、3000吨蚕蛹综合生产开发能力,倾力打造中国优质桑蚕丝储备基地,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全国桑蚕丝产业发展科技示范区、逐步建成“全国最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
“工业突破年”打出系列组合拳
2013年,宁南县仍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坚定工业经济核心地位不动摇,加速构建100亿级茧丝绸、100亿级矿冶、50亿级绿色特色农业、10亿级建材、10亿级能源“五大产业集群”。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