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品牌服装企业提高销售预判能力 打破惯性订货模式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5日

森马、美邦等服装企业自上市以来首度业绩大滑坡。在行业步入寒冬期后,今年,服装企业将从供应链、多渠道清库存、门店管理等层面重整战略。北京商报记者将探究服装企业如何应对危机,重拾业绩增长。

“库存是服装企业最凶猛的资金链杀手。”曾有业内专家戏说库存对服装企业的影响。在服装企业近日发布的年报中,超六成企业出现净利跳水,而库存成为影响业绩下滑的最大推手。换季打折、逢节促销成为服装企业消化库存的主要手段,事实上,服装企业如想真正解决库存难题,需未雨绸缪。

提高销售预判能力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库存高企无疑是去年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之一。数据显示,仅去年上半年,纺织服装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累计库存高达732亿元,这比2010年和2011年同期数据高了231亿元和33亿元。

库存的激增成为了服装企业业绩恶化的前兆。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大量滞销产品积压,日本许多大型服装企业遭遇库存雾霾,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正是此次危机使诸多服装企业高管醒悟,服装企业的销售危机表象反映是库存激增,深究其本质则大多是管理决策上的失误。

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每家服装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数额库存。库存不仅占压资金和有限的空间资源,还将增加人员费用和管理成本,因此库存常被视为企业经营状态的晴雨表。产品滞销是造成库存积压深层原因之一,而产品滞销的本质却是企业销售预判的失误。

服装企业往往从经销商处获取终端零售的信息,而忽略深入一线,从卖场、专卖店调研销售情况、消费者意见。对于新款服装的研发,服装企业也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寻找一线设计师、知名设计团队,而忽略了从目标消费群中发现潮流引导者。

打破惯性订货模式

源头的忽视深埋了库存祸根,服装企业眼下当务之急是去库存。在美邦日前的2012年业绩说明会上,也将公司今年业务主基调定为去库存和渠道建设。美邦董事长周成建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凭借惯性的期货值思维,让提前半年就已完成订货的服装企业,在市场疲软后面临很多挑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代理商、加盟商视服装企业的订货会为看样会,这就造成了许多服装企业开完订货会就按订货量投入生产。“至于最终代理商、加盟商是否能将订货量卖出,也就事不关己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