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称为中国新一年外贸形势“晴雨表”的第23届华交会落幕。据主办方统计,本届交易会总成交额28.1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87%。其中,轻工工艺类商品成交13.83亿美元,增长1.39%,纺织服装类商品成交13.14亿美元,下降15.68%。买家方面,欧美和新兴市场客商明显增加,欧洲客商增长16.79%,其中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到会客商大幅增长60.60%。部分新兴市场成交增幅较大,其中非洲成交额6865万美元,增长35.43%。
尽管买家人数增长,但是企业对外贸总体形势的判断却并不乐观。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由于受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涨的影响,大部分服装参展企业都提高了产品的出口价格,最低涨幅也达到10%。此外,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对“招工难”问题深感头痛,由于招不到足够数量的工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影响企业订单的增长。出口环境不景气,让今年不少参展的服装企业频发困难呼声。
生产线人员严重不足
上海恺祺实业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旷速建说,服装制造企业工人的工资较低,是新一代“90后”不愿意从事纺织行业的重要原因。由于年轻人对工资要求普遍较高,所以招工难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在生产企业已经十分明显。
服装展区的参展商江苏汇鸿国际集团罗冰表示,在安徽,企业每月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大约两三千元,但仍然招不到人。公司全部生产线大概需要两三百名工人,但现在的用工缺口达到了1/3。公司今年的订单减少了一半,大多数客户都持观望态度,一些老客户说想等产品价格降下来再商量合作。
上海昌源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先生表示,工厂正常生产需要两三百名工人,但现在只有80多名,人员严重不足。今年员工的月薪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5%,但即便如此工人也还是难招。
出口报价普遍上调
丰源家纺有限公司此次参展的产品是宠物床。公司负责人黄先生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公司的产品报价比去年上涨了10%~20%,其他供应商也普遍如此。由于去年涤纶的价格上涨了20%~30%,棉布的价格上涨了100%,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出口价格不得不随之上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