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兑换交易正式启动,这是继美元和日元之后,第三种能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迈出重要一步。汇兑成本减少、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成为中澳货币直兑后的最直接利好。在对澳有出口业务的纺织服装企业看来,尽管货币直兑后汇兑成本的降低显而易见,但由于美元长期以来的强势,以及外商在结算方式中占据的主动权,要真正享受人民币与澳元直兑的利好,企业仍需克服重重挑战。就目前阶段来说,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其积极意义远大于汇兑成本的减少。
美元地位短期内依旧强势
一直以来,中澳两国企业在外贸资金往来时,一般是先把双方本币换成美元,然后进行结算交易。在中澳纺织服装贸易中,美元的地位更不容小觑。记者接触过的对澳出口企业,几乎都是用美元进行产品报价。隆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国表示,由于企业比较容易掌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所以大家都习惯了用美元报价。“比如我们可以提前预估出接下来一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的波动区间。而对澳元走势的预估难度比较大,相对的风险也就比较大,所以我们不会轻易尝试用澳元直接报价。”
对于习惯了紧盯美元汇率牌价的外贸人来说,短短一周时间,人民币与澳元的直兑利好或许尚不足以显现。尽管两国货币直接兑换可降低贸易结算的中间成本,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汇兑风险,但由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结算主导权的缺失,要想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直兑业务,企业还需等待契机。目前,除了关注汇率变动外,出口企业也在观察澳商对直接兑换的态度。“我们现在还没有使用澳元报价。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结算方式主要还是由客户来决定的。如果日后澳商有意愿或者时机成熟的话,或许我们会尝试直接结算。”南通江源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琪华说。
有专家指出,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交易,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直接交易并没有影响市场价格,企业也不会感觉到价格成本有变化。从人民币直兑日元开展以来的经验看,定价机制仍绕不过美元,这也是人民币直兑澳元开启后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淮安大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旭认为,直接兑换意味着人民币对澳元汇率无需经过美元计算得出,但两个币种之间的汇率波动仍需参考美元,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汇兑成本降低利好有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