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军,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机械工程双硕士,工程博士,哲学博士;他在美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创业并坚守13年,建立了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008年他带着麻省理工的技术与人脉回到常州,创办了汉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机器人市场大有可为
多年的旅美经验让胡建军的语言中夹杂了许多外语词汇,让这位长者显得格外时尚,但谈及工业机器人行业,胡建军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理性与自信。“机器人产业是世界各国都在追逐的产业,2005年美国在华尔街开过一个产业研究会议,当时对机器人产业规模的评议结果就已达到300亿美元。过去美国不重视,现在也开始重视了。一些大企业,像福特、通用都开始投资机器人领域”胡建军补充道,“300亿是单指机器人领域,如果算上机器人的配套产业,其规模在300亿上乘以10、乘以50都未可知。”
在美国,胡建军的企业主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但回国创办的汉迪开始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对此胡建军解释道“刚才提到的会议以及以后的一些市场报告对机器人市场的划分是:服务机器人占75%、工业机器人占25%。但是我在美国做机器人企业做了13年,有一大批顶级的技术积累,我和我的导师也有一只团队在做研发,技术上我们是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才刚刚起步,中国经济面临转型让我们的汉迪机器人大有用武之地。”
机器人的“热”与曾经的光伏不一样
光伏业曾是华夏大地上大红大紫的产业,政府给予厚望、提供大量补贴,光伏产业在几年时间内急速扩张。但接下来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多晶硅价格大跌、光伏业利润被榨干,整个产业一地鸡毛。
胡建军也曾经想要投资光伏业,“我在光电转化这方面有技术,所以07年是曾想回国投资做光伏,但是多晶硅技术能量转化率太低,本身不具有市场性,完全是倚靠政府补贴生存。经过市场调研后我认为光伏不可做,也向地方政府建议不要做光伏产业”胡建军补充道,“现在,新的替代多晶硅的光伏技术已经在硅谷研发出来了,光伏很难有希望。”
“但是机器人产业完全不同”胡建军显得十分有信心,“可能各地都在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建机器人企业,整个产业可能是有点过热,但机器人是硬需求,与光伏靠补贴生存完全不同”。确实,市场给出了足够的理由支撑胡建军的观点,中国处在全行业的升级转型之中,人工成本的上升给了工业机器人一个很好地市场切入点,并且劳力需求是完完全全的“硬需求”,近期工业机器人的火爆就是证明。“但是这么多的产业园也有其风险”,胡建军说,“一个产业园如果没有骨干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是空架子,不会持久的。机器人是智力高密集的产业,近年发展相当迅速,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研发能力就会被淘汰,一个产业园也是如此。”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