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技术提升紧贴市场需求--纺机业:减少用工提高质量成为新热点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10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3万名专业观众观展;多家企业贸易成交可喜,仅中国恒天集团就签订合同2.1亿元,意向成交10亿元。”这组数据足以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有着30年行业积淀的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的强大魅力,也让我们看到,无论纺织市场如何,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都是一个上下游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加强技术交流、寻找贸易合作的前沿窗口。

受纺机设备开发周期所限,本届展会参展的设备中,在国际上首次推出的并不多,更多的则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自动化程序的升级、速度的提高和加工范围的拓展,而这些变化正是体现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纺纱设备:减少用工提高效率

原料价格高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一直是困扰纺纱企业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棉花价格的倒挂使得棉纺织企业开工率下降,竞争力减弱。而目前要想突破这一困局,就必须要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上入手。高效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及开发新品种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用棉量、用棉品级及万锭用工,提高单位产品利润率,成为纺纱企业的首要选择。

本届展会上,国内外棉纺机械无论是单机还是成套设备都在围绕高效率、高品质、节能降耗、节约用工、提高可靠性和提高适纺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展出的SMARO-E托盘式自动络筒机就是针对市场用工难、大多数企业生产场地受限等实际情况研发出的最新产品。该机继承了SMARO自动络筒机及SMARO-I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的优点,优化设计管纱处理及单锭换管机构,增加了大纱库,使自动络筒机与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实现了一体化,与细纱机的连接实现了柔性连接,既可以节省用工,又可以节约生产场地;青岛环球集团展示的CMT1800粗细联合全自动落纱粗纱机系统充分利用厂房空间,消除人工操作造成的纱疵、毛羽等质量缺陷,减少用工数量,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另外,细纱机集体落纱相关技术进一步成熟,顺应了纺织企业减少用工的需求。不仅细纱机长车普遍配置集体落纱装置,短车上也配备了集体落纱装置。东飞马佐里、经纬纺机企业都展出了配置集体落纱装置的短车机型。

针对细纱机短车用工多、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纺机企业近年来相继开发了多种辅助设备,在本届展展览会上,铜陵松宝、陕西恒鑫、青岛云龙纺机等企业展出的智能落纱机十分受欢迎。铜陵松宝S9型智能落纱机不仅方便老机改造,无需改变锭子和筒管,而且可服务于多台落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落纱机使用效率,完全取代了人工拔、插落纱环节,减轻了落纱工的劳动强度。截至目前,松宝已经销售500多台智能落纱机,在展览会上就接到了近百台的意向订单。

另外,江苏凯瑞公司展出可替代人工分拣的全自动络筒理管机、盐城海马公司展出的集体落纱集中管理机等均是从解决劳动力的角度出发而设计开发的。

印染设备:贯彻节能减排理念

目前,国内印染企业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要实现印染行业的少排放、无污染,必须从设备源头做起。近年来,为了顺应环保的要求,印染设备生产企业整体都在向着节能减排、省时高效及短流程的方向发展。印染前处理设备重点发展节水、节汽和减排技术与产品,热碱丝光、超声波水洗、泡沫处理、化学药剂检测和配送以及废水回用、余热回收技术和装置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印染设备参展的主题依然是围绕节能减排。江苏海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化新型热定形机,采用热风循环结构,在高频率、高强度运转,比常规增加了20%的循环热风,同时缩短了管道长度,使得烟气在空气露点前排出,可减少排量5%~10%;浙江泰坦公司展出的TAI-250A高温低浴比溢流染色机,特有的环流双喷嘴和双摆布设计,使每管最大容布量达到300公斤,降低了染色浴比(浴比1︰4.7),达到减小用水量的目的;高乐公司开发的EFFECTA 高效水洗单元采用大直径导辊和蛇形逆流水洗结构,在增强水洗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洗涤用水;瑞士纱力拉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XO系列真空调湿定形机,其新型的饱和蒸汽产生系统比水漕式加热系统减少30%安装功率,可节省能耗达15%~25%。

常州宏大电气有限公司、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出的浓度检测与配碱系统、染液配送系统、张力检测与控制系统等,可有效提升印染机械的效能,在展会也受到了参观者的高度关注。

此外,数码印花机在沉静了几年之后卷土重来,成为展览会的一大亮点。国际著名的奥地利齐玛机械有限公司、裕民工业公司以及宏华数码科技公司、深圳市全印图文技术公司、南京印可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悉数到场,展出了30多台数码印花机。

与传统的圆网和平网印花机相比,数码印花机速度相对较慢、成本较高,但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无污染,并且在印花时不受花回的限制。数码印花技术不仅顺应了环保的要求,同时,随着人们对印花纺织品个性化、功能化、时尚化潮流的追求,也促使印花设备向适应小批量、多品种以及一机多用的趋势发展。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