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美国棉业与中国纺织行业的相互交流与了解,更好地满足中国纺织行业对高品质美国棉花的需求,由10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代表组成的美国棉花特别贸易代表团(US Cotton Special Trade Mission)一行,应邀于6月8日~16日对美国棉花产业链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参观访问。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举办的此次考察中,本报记者作为该项目首次邀请的唯一一家媒体代表,全程随团访问。从本期起,国际版将刊出独家系列报道,从行业的视角解读美国棉业的全产业链。
6月10日
航段:纽约——北卡州罗利(Raleigh)
飞行距离:约800公里
访问机构:美国棉花公司(CI)
6月9日,代表团成员从中国不同城市陆续飞抵纽约集结后,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华盛顿总部的国际项目总监Vaughn Jordan女士在曼哈顿洲际酒店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由此开启了为期10天难忘的美国棉花产业带考察之旅。
体验高效的包机飞行
代表团考察行程的第一站是北卡罗莱纳州罗利。为了节约时间,实现在美国内陆不同城市间的快速移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为代表团专门安排了小型商务包机。这种包机飞行(Charter Flight)省却了乘坐普通民用航空在大型机场的等候和安检等程序,它在专为私人包机服务的机场起降,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飞行服务,不仅起飞时间灵活,而且起飞前行李装舱和到达后的地面巴士接驳服务都非常高效,成为此行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之一。由于这一特别的安排,我们能够在结束上一站的访问后,以最快速的交通方式到达下一个目标城市,下飞机直接继续进行机构拜访。因此几天下来,我们平均每天都要经历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同时还能完成两到三家机构的访问,保证了整个行程密集、紧凑、高效而富有收获。如果采用民用航空,这种密集的访问日程安排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由此也体现了美国棉业对中国代表团此行访问的高度重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