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称,为数不多但日益增加的服装设计师和零售商把一部分生产活动迁回美国。这些企业列举的理由包括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质量低劣和前导时间过长。
据《今日美国报》网站7月4日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布克兄弟”和“塞克斯”等大品牌以及其他数十家小企业都把部分生产活动从其他国家迁回了美国,创造了大约1000个就业岗位。
报道说,与1990年以来流失到外国服装厂的8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不过,它增加了人们的希望:尽管成衣制造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美国制造商仍然面临亚洲和其他地区低工资国家的激烈竞争,但上述趋势也许会增强。
亚洲工厂的工资在迅速提高,美国消费者也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
布克兄弟公司5年前在马萨诸塞州的黑弗里尔买了一个工厂,把70%的西装生产业务转移到了那里。该工厂的就业人数从几年前的300人增加到了475人。该公司还回迁了一些衬衫、大衣和长裤的生产业务。中国的工资从前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如今是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负责国内生产业务的约翰·马丁内茨说:“我们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制造活动在美国进行。”他说,如果一种风格开始流行,美国工厂两周就可以交货,而在国外的工厂要7周才能交货。在美国制造服装还促进了布克兄弟公司迅速增长的国际业务。他说:“世界其他地方把美国产品视作奢侈品。”
“美国服饰”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服装生产企业,有6000名工厂工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多夫·沙尔梅说,自去年以来,随着设计师和零售商回迁生产活动,该公司在洛杉矶的工厂增加了大约100名雇员。
时装技术学院的行业顾问玛格丽特·毕晓普说,大多数服装品牌和零售商都在考虑回迁。她估计,在今后10年里,可能有多达20万个服装制造业岗位将重返美国。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