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大杨创世:“工匠精神”的耐心与信心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衣橱里,已经放进了第26套“创世”(Trands)高级定制西装,这距离他穿上第一套“创世”西装,以及与创世品牌所属的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600233.SH,下称“大杨创世”)--这家地道的中国公司发生联系,并且成为它的忠实客户,不过6年时间。

创立于35年前的大杨创世,因为巴菲特的“免费宣传”而闻名于世,在一段视频中,巴菲特盛赞了“创世”西装,并且说自己已经向合伙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以及微软[微博](Microsoft)创始人、亿万富翁比尔·盖茨(Bill Gates)推荐了该品牌。

李桂莲,大杨创世创始人和董事长、辽宁省大连市杨树房镇一个2000人的生产大队的前党支书,有人说她“忽悠”巴菲特穿大杨创世的衣服,帮大杨创世宣传,她摇摇头,坚定地表示不喜欢这两个字,“真正的东西他们没有看到”,“他之所以成为股神,眼光和别人绝对不一样,他是看到了大杨的本质。”

李桂莲引以为豪的“本质”即是高品质的生产制造,大杨创世花费了35年时间打磨。只专注在做服装这一件事上,李桂莲在意且享受被人认作是技艺精湛的工匠的时刻。更关键的是,大杨创世来自于中国,这个被人认作是“低成本世界工厂”的市场,让她对生产制造的严苛要求和影响力,显得尤为与众不同。

工匠精神

1979年,在距离今天的大连经济开发区60多公里的杨树房镇,李桂莲和她的85名女工,在65台缝纫机上开始了创业。桌布、围裙、套袖,这些工艺简单的小件物品,是她们的“主营业务”,日本和韩国商人会寻找那些价格便宜的中国工厂加工服装,国有工厂往往拒绝接收这样的零散订单,这给李桂莲的工厂带来了机会。

隔年春天,更大的机会光顾了这家工厂。一家国有服装厂的厂长带来一个紧急的订单,3天之内要为一家美国公司制作一批400件样品的条绒西装。李桂莲带着“技能不高”的农村小厂工人们,赶制出了令客户吃惊的高品质产品。美国客户验收后决定将16000件西装全部交给这家看上去不起眼的工厂。

外贸加工订单让李桂莲喜忧参半,说着英语、日语、韩语的外国人带来的赞赏,让珍视“好名声”的李桂莲在还不懂得“品牌”的年代里,坚定了做好产品的决心。可是,质朴的工人们能为了做好产品,但什么是好的技术,工人们不懂,管理者也不懂。

李桂莲带着骨干们到日本“见识”最高档的西装生产线,“给你说的话你也听不懂,看的东西也看不明白”,李桂莲说,技术拉开了距离,“距离相差太远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7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