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中国国际时装周惟一的一场居家服饰发布来自设计师马彬的新品牌,这场以“本·生”为主题的发布会,用本色纯净的色彩、本质生态的面料、本意随性的搭配文化,揭示了时尚居家生活的新趋势。当服装市场整体低迷时,对“第二空间”的关注,对市场的细化,或将拓展出一片蓝海。
市场年增超三成
记者从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了解到,中国家居服年消费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三成,是服装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彭桂福认为,中国家居服业呈现增长快、潜力巨大;品牌集中度高、知名品牌“一统天下”;消费群广泛的特点。与成衣多为贴牌生产不同,中国家居服以内销为主,受到汇率、贸易摩擦的影响小,发展前景相对更为看好。
据不完全统计,由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现首批“睡衣”产品发展至今,全国专业生产家居服企业已逾千家,形成产业集群,最集中的产业基地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产业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地区。广州马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兼设计总监马彬对此印象尤其深刻,“早在2007年,以往文胸、保暖内衣唱主角的市场突然闯出家居服这匹‘黑马’,与此同时,一直在内衣圈响当当的传统内衣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推出自己的家居服品牌,家居服强势亮相”。
目前中国家居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家居服的概念仍然很模糊,有调查数据显示,69.2%的消费者说不清楚家居服的含义。尽管如此,家居服消费增长率依旧高达30%,消费额早已突破百亿大关。
设计力仍待提升
“以往的家居服过于强调舒适随意,而欠缺设计力。”马彬说,以本次发布会为例,在主题为时装流行理念中,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设计魅力,在视觉元素的运用上,打破传统居家服饰“慵懒而不时髦”的刻板印象,运用时装设计手法创新居家服饰,以提神的色彩点燃居家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动力,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态度,以期传达出时尚的家庭观。
而在实际市场中,家居服产品存在较为突出的同质化现象。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当代、双安等百货商场,促销员对家居服的介绍也多侧重在面料选择和舒适度上,对于款式和设计的推荐并不在意。“只重面料忽视设计使得不同的家居服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不具备明显的辨识特征,即便价格上与低端产品保持明显的距离,但产品定位却很难直观获得消费者认可,这是家居服作为一个独立的服装品类必须要扭转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