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宣布扭亏为盈的京东,另一边是纠结上市地点许久的阿里巴巴。有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这两家企业先后上市的可能性并不渺茫。尽管二者都显 示出对资金链的自信,但早一步登陆资本市场,不仅可以占得资本先机,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是助长企业持续发展势头的最好宣传方式。
纠结的阿里巴巴
陆兆禧去年7月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将阿里巴巴即将IPO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阿里巴巴就陷入“选择恐惧症”,迟迟难以抉择。其症结在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为加强控制权,提出以“合伙人”制度上市,但强调“同股同权”标准的港交所一直不以为然。
尽管阿里巴巴集团去年10月公开表态坚持合伙人制度,明确不选择香港上市,一度被解读为曾联手创下中国互联网企业IPO融资纪录的阿里巴巴和港 交所不欢而散。但在沉寂多时后,阿里巴巴仍表现出对港交所的恋恋不舍。在经过种种波折后,目前阿里的“绯闻男友”不仅有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还包括上交所和伦敦证交所。
目前,消费市场正迅速由PC端转向移动端,阿里巴巴正面临改革难题。面临微信这只移动端拦路虎,阿里打出组合拳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突击路线。 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复杂。早日完成IPO不仅是媒体的夙愿,也应该是阿里巴巴今年的主要议题之一。
李国庆劝京东早日上市
日前,当当网CEO李国庆劝京东CEO刘强东,“京东2014年Q1务必在美国上市”,并且进一步指出,“电商高调是融资前兆。去年我劝老刘(京东刘强东)融资,否则到年底资本金就烧光了。果然融了4亿多美元,虽然估值很低。目前公认美国资本市场过热,是融资的好时机”。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