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中纺圆桌论坛第九届年会上,当有经济学家信心十足地宣称,纺织业将在调整转型中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时,业界人士不禁扪心自问:谁是那个有准备的人,谁是那个“做对了”的人,谁能够笑到最后,最终收获那一桶金?这场论坛好似一架望远镜,让与会者在现实的骨感里眺望到未来的丰满;又好似一只万花筒,为众人描摹出五彩缤纷的产业新前景;还好似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看清了行业必须破旧立新、调整突破的惯性与瓶颈。现在,就让我们与您分享其中部分精彩观点与独家分析吧。
张燕生:“五个转换”势在必行
“五缺”瓶颈亟待解决
《决定》中有一句话:要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对纺织人来讲,我们究竟站在什么样的历史新起点上?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大幅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36%。同年,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取消,但中国纺织行业受制242条款,仍面临贸易制裁和冲突,货物到港却不能上岸。2012年要素成本上升,全球需求萎缩和产能严重过剩,棉花价格倒挂,人民币升值加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摩擦加剧和欧美的再工业化所产生的产业回归和产业对外转移。
但是,2012年纺织业研发创新支出占gdp比例的增长是过去10年最好,城乡新增就业是过去10年最好,纺织人过去10年的表现告诉我们,谁早结构调整谁就早主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突然发现过去几年纺织人确实站在了用改革调整,转变方式来赢得生产率增长的新时期。
现在纺织产业正处于新旧增长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2012年是新旧发展模式的临界点,以往30多年的低成本驱动模式、简单模仿模式、大规模生产模式、粗放高碳模式、制造主导产业的模式,正在转向要素优化组合模式,创新驱动模式,高品质、小批量、定制和电子商务模式,低碳模式,以及研发与市场主导产业的模式,解决技术、人才、订单、融资和规范秩序等瓶颈问题,纺织业将迎来新的“黄金30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