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新申亚麻课】第80课:中国麻文化(二)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根据湖南彭头山、大溪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江苏吴江遗址、甘肃大何庄和秦魏家遗址,出土的麻织物,每平方厘米经纬线都达到了10根以上,有的纬线甚至达到了每厘米26-28根,并且有了较为复杂的平纹、各式斜纹织法、罗式绞纽织法、环绕混合织法等工艺,表明6千多年前麻纺织工艺已经诞生。

至5千年前炎帝、黄帝时代,社会进步到了一个空前的文明时代,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社会分工,以麻纺织为代表的纺织规模形成,全面带动了丝织工艺发展,服饰衣着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在许多的历史文献中都有了记载:

《商子·画策》:“神农之世,公耕而食,妇织而衣。”《路史·后记》:“神农……,教之麻桑,以为布帛……治麻为布,以作衣裳……女当年而不织,则当其寒。”《淮南子·汜论训》:“伯余(黄帝)之初作衣也,谈麻索缕,手经指挂,其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史记·五帝本记》:“黄帝之妃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裳。”《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1  
阅读数量(4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