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季度丝绸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出口贸易下滑较大,开局形势不容乐观。
丝绸产品产量下降
企业成本不断上升
2014年1~3月,据国家统计局对398家规模以上缫丝绢纺企业统计,丝产量33511吨,同比增长4.38%,其中38家绢丝企业绢丝产量2478吨,同比下降9.45%;284家规模以上织绸企业绸缎产量16970万米,同比下降4.76%;109家蚕丝被企业蚕丝被产量505万条,同比下降5.95%。
2014年1~3月,据国家统计局对989家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73.56亿元,同比增长5.61%;利润11.57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5.79亿元,同比下降5.47%,丝织加工实现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6.53%,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9.53%。总体来看,一季度全行业利润实现小幅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较2013年同期下降了24.8个百分点。
从其他经济指标看,1~3月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77亿元,同比增长59.65%;企业存货130.64亿元,同比增长7.85%;企业营业费用同比增长4.73%,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2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71%,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加4.24%。统计数据显示,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了近60个百分点,企业的库存压力仍然存在并有所加大,同时企业各种成本费用却不断上升,造成了丝绸工业利润增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下滑。
商品出口量价齐跌
茧丝价格逐步下行
据海关统计,1~3月,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7.13亿美元,同比下降12.6%。丝类产品出口2913.4吨,同比下降了24.31%,出口金额1.43亿美元,同比下降13.92%,单价同比增长13.72%,其中生丝出口1255.24吨,同比下降15.68%,金额7064.48万美元,同比下降13.35%;真丝绸缎出口数量3613.8万米,同比下降17.03%,金额2.06亿美元,同比下降4.44%,单价增长15.35%,其中坯绸出口数量2712.88万米,同比下降5.9%,出口金额1.4亿美元,同比下降4.85%,单价同比增长1.17%;丝绸服装及制品出口3.6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5%,其中真丝绸服装出口2307.76万件,同比下降68.7%,金额2.44亿美元,同比下降21.5%,单价同比增长150.59%。
一季度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丝绸商品出口数量、金额齐跌。1~3月,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为7.13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3个百分点。2013年7月以来,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逐步走低,虽然2014年1月有所回升但下滑趋势尚未改变。从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同比情况看,2014年一季度仍然延续了2013年下半年的走低态势,虽然有所反弹但企稳态势不甚明朗,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真丝绸服装出口持续走低。1~3月,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继续呈走低态势。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68.7%和21.5%。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分别达到128.44个百分点和36.62个百分点。2014年以来,真丝绸服装出口单价有所上升,1~3月平均单价10.55美元,同比增长150.59%。
东部沿海省市出口下降。根据1~3月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各省市排名情况分析,10个出口主要省份中除广西、重庆、上海、山东实现增长外,福建、江苏、广东、青海、四川、浙江分别下降56.14%、18.92%、11.13%、10.52%、9.14%、5.52%,东部沿海地区普降格局明显。4个省区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其中广西增长46.92%、重庆增长15.82%、上海增长3.77%、山东增长2.55%,除广西有较大幅度增长外,其余的增长幅度较小,对拉动整个行业出口的贡献不大。
主销市场出口下滑明显。根据主销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情况分析,一季度国内真丝绸商品传统主销市场出口下滑明显,其中出口美国14220.52万美元,同比下降7.69%,出口日本6729.57万美元,同比下降11.69%,出口印度6084.37万美元,同比下降27.85%,出口中国香港和巴基斯坦也分别下降了12.47%、6.73%。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意大利和德国实现小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98%、10.96%。
2014年以来,受出口市场低迷,国内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茧丝价格继续维持低位震荡走势,上下波动幅度不大。截止到2014年3月,干茧和生丝价格分别为11.13万元/吨和36.1万元/吨,较2013年同期下降5.12%和2.06%。目前,广西茧丝交易市场3A级生丝价格维持在36万元/吨左右。
经济运行压力大增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