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又到棉花收购季 价格“未定”只能囤家中

来源:第一纺织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
在垦利县黄河口镇兴无村,因为棉花价格低,承包大户孙其兵不舍得卖,正在平台上翻晒。

  眼看又到了棉花收购的旺季,然而无论是棉农还是今年的棉花加工企业,在籽棉买卖方面依然处于观望状态。自今年起,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试点目标差价补贴,直到目前黄三角地区有无相关补贴政策尚不明确。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第一年,对东营棉农、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棉花加工和下游棉纺织企业有什么影响?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棉企重归市场 市场竞争会更大

  24日上午,在垦利县黄河口镇的山东垦利天元棉业有限公司,公司经理李建林介绍,公司去年9月28日开秤收棉,到今年共加工皮棉3000吨,“今年的情况还不明朗,不敢贸然出手。现在实行市场价,没有具体的价格,不过估计今年的价格每斤不会超过3.5元。”而去年受国储棉政策、天气原因影响,平均每斤棉花的价格约为4.4元。

  李建林称,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无异于让棉企重归市场。

  东营市棉花管理站站长苗兴武认为,原来棉花收储期间,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没有经营风险,只需按照国家定的棉花收储价格倒推籽棉价格,把好收购、加工、质量关就可以了。“现在棉花价格随行就市,如果把握不好市场,企业就会赔钱”。

  “打算这几天再去大海、魏桥等大型棉纺织企业看看,今年开秤估计得等到十月上、中旬了。收购价格低了,棉农不舍得卖。价格高了,企业就得将亏损的部分搭上。”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李建林说现在每走一步都会非常谨慎。在他看来,现在就是考验企业实力的时候,谁手里的客户多谁就占了主动地位。

  苗兴武分析,棉花收储停止后,一方面皮棉价格由市场决定,存在价格不确定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取消收储后,近几年已经停止收购加工的众多小棉花加工厂可能重新加工经营,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除此之外,李建林还有其他顾虑。他担心,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国家又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出台,棉花面积还会减少,棉企将面临“无米下锅”的风险。

  种棉利润低 种植面积四年少了约40%

  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农利益损失首当其冲。

  在垦利县黄河口镇兴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植棉,前几年,全村棉花种植面积曾接近1700亩,但今年仅对外承包面积就达到1000多亩。

  “近几年人工费不断增长,再加上自然灾害导致植棉效益偏低,在我的建议下,年长的村民把多数地包了出去。”村主任魏向明表示,农民不愿种植棉花的原因还是不挣钱。

  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孙其兵就是包地植棉大户中的一员。今年他已经收获了1万多斤棉花,加上全村的7万亩都堆放在院子里,并且全村仍以每天1万斤的速度堆积。“以现在的形式来看,不会拿到想象中的利润。”孙其兵计算,一亩棉花化肥、农药、放苗、修剪、拾棉及包地就需要1300元,如果按照今年平均亩产400斤,每斤3.5元计算,成本和收益几乎相当。棉花每亩良种补贴15元钱,而粮食补贴却是200元,植棉补贴少却成本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1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