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沿海棉区农民期盼国家棉花产销政策能完善优惠

来源:顺风棉花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7日
  3月中旬,在《江苏省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以后,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植棉大市的射阳县、大丰市以及南通部 分县、市、区的棉花协会、农业委员会经作站所等对主产区农户进行国家2014年度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意向调查。各地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棉花产业政策 的不断变化调整以及棉花市场走势的迂回曲折,尤其生产投入、产销风险、比较效益等因素的放大调变,沿海棉区棉农的植棉意向有所调整,面积变化较大,总体 看,尽管国家出台补贴政策以扶助生产,但实植面积降幅依然较大。棉农及棉花企业人士亦对棉花价改补贴及相关产销政策提出诸多建议意见。
   在射阳县接受调查的70户棉农中,2014年植棉总面积603.08亩,目前意向种植389.7亩,较上年减少213.38亩,减幅 35.4%。其中面积增加的有2户,占调查总户数的2.9%,净增面积10.2亩,占调查户意向总面积的2.6%;持平的有18户,占调查总户数的 25.7%,植棉面积110.2亩,占调查户意向总面积的28.3%;减少或不种的计有50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1.4%,累计减少植棉面积223.58 亩,占上年实种面积487.58亩的45.9%。与1月份时的调查比较,增加和持平户的占比分别提高了2.9个和5.7个百分点;减少和不种户的总占比虽 然下降了8.6个百分点,但其中减少户的占比还提高了17.1个百分点,面积减幅也仅回落了12.4个百分点。据此,按照县棉花协会2014年全县棉花实 际收获面积的统计数推测,2015年射阳县的植棉面积在11万亩左右。这个数据虽比县棉花协会1月份时的植棉意向调查增加了3万多亩,但由于本次调查意向 增加的棉花面积基本以麦(油)后移栽棉为主。从现在起到移栽还有2个多月,最终能否遂愿,还将受制于前茬作物的离田时间和移栽时的天气状况,不确定的因素 依然较多。
   今年3月初,大丰市也结合省农业部门通知要求,对2014年度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三种:
   1、棉农.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个镇6个村计60个植棉户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调查员登门到户,通过与农户面对面交谈,了 解农户的植棉意向及对目标价格实施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将调查情况如实记录。调查中,虽然有少部分棉农的植棉意向比1月份时稍有“回心转意”的动向,面积 略有增加,但植棉面积的多少虽未最后确定, 但总体依然是滑降的局面,不少棉农仍在观望中,原因一是对2015年棉价是否仍是低价运行心有余悸;二是对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迟迟不到位(相关人 员下乡调查问卷时, 江苏棉补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对政府的政策产生怀疑;三是对2015年是否继续实施目标价格补贴存在疑惑。另外,不少农户担心棉花良补数据与农户实际植棉面 积可能存在不一致,会不会出现拿不到补贴的情况。因此,农户迫切希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能把棉农的事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国家棉花补贴资金应尽快兑现 到户,让所有植棉农户都能及时全额拿到目标价格补贴,同时期盼国家今后能提高对内地棉农的补贴标准,让所有棉农都能更多的享受国家政策实惠。
   2、轧花厂。调查人员分别对大丰市风华棉绒加工厂、大丰市曙光棉业公司、大丰市豪顺棉业有限公司、江苏银都棉麻股份有限公 司、大丰市海荣棉业有限公司等6家轧花厂进行了调研,他们认为国家应密切关注棉农切身利益,目标价格补贴应考虑与新疆接轨。因为2014年遭灾减收棉区较 多,2000元/吨相对而言料不足以补贴农民所亏。政策出台过慢,眼下当务之急是应尽早将补贴发放到位,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棉农的植棉积极性,稳定本市的棉 花产业。有的轧花厂近年来已很难收足甚至收到棉花,过去一直以收购加工本地棉为主营的企业主反映,对轧花厂来说,本地棉减少,企业通过从外地收购籽棉将增 加运输等成本,质量难以控制,不利于轧花厂的发展。从这一现象看,棉花生产的先行告退,将引发众多涉棉企业萎缩甚至消亡,因而棉花产业政策调整要兼顾产业 经济的方方面面。
   3、纺纱企业。调查人员还分别对江苏金苹果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银河工贸有限公司两家纺纱厂进行了调研。纺纱企业认为目标价 格的实行,有利于提高纺织企业竞争力,但要保护好棉农利益,否则棉花产业将受到重创,纺纱企业作为棉花产业链中的一份子,也会陷入困境。主产棉区的经年发 展,引伸发展出大批棉纺织乃至服装、家纺、玩具、棉副类企业,这些当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的涉棉涉纺企业近年来己饱尝周边棉花资源骤减的苦头,不论棉改政策对棉农、棉企、纺企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更有利,但一切的下游产业都将依赖生产资源丰歉有无 这样一个源头,所以,调查中所有被问卷的企业或个人都认为,棉花是一个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中一定的份额,对这样一个仅次于粮食安全的庞大产业政策,其制 定的要求之高,关系之重,涉及之深都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棉农、棉企、纺企三方关系体,缺一不可,从大局看,其中一方也未必希望政策的惠顾面全押在自己身 上,大家希望是共同发展,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对于内地业已形成的数十上百年的棉花产业来说,合理均衡的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