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快时尚品牌的快在哪里?怎么实现的?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7日
快时尚品牌的快主要体现在这些企业通常把奢华多变的时尚、品质与大众平价结合一起,实现了像麦当劳卖汉堡一样贩卖“时装”。在供应链环节,他们砍掉了层层中间商,把消费者的购买及需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厂家,高频次地更新商品。另外,快时尚品牌们通常会以超高的薪水聘请奢侈品设计师加盟,打造一流的形象,让消费者产生:“花最少的钱,买最时尚的产品”的错觉。而说到快时尚界,拥有众多快时尚知名品牌的日本就不得不提。

  在中国零售市场细分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差异化竞争已成众多品牌的必经之路。从邮购到实体店,从实体店到线下线上同时布局,日本快时尚品牌的在华策略也一直在发生改变。在全球快时尚发展趋势变缓的大背景下,日本快时尚品牌能否走得更稳更快?也许只有善于变革、不断创新的日本快时尚品牌,才能在中国快时尚市场上站稳脚尖。

  UNIQLO

  2002年9月,中国首家UNIQLO店于上海开业。据日本媒体报道,迅销集团表示,其旗下品牌优衣库计划以每年新开100家店的速度在中国进行发展,预计在未来五年时间内中国优衣库的店铺数将超过日本国内。

  截止2015年上半年,优衣库在华店铺数接近470家,约为H&M和GAP在华店铺数的总和。在十大品牌2015年上半年新开的95家门店中,优衣库就占了31家,在华店铺覆盖全国79个城市。另外,在2015双11,优衣库以6亿的销售额拿下了服装类目的冠军,成了当之无愧的“榜霸”。线上线下全面开花,优衣库在日本快时尚品牌中独领风骚。

  GU

  2013年秋GU进入中国,这要比UNIQLO晚了近12年。在快时尚中,UNIQLO的价格已算“亲民”,但GU的价格比前者平均再低20%~30%左右。两年过去,GU在中国市场的进展显得有些“缓慢”。截止2015年,GU在中国仅开出了两家门店,除了在淮海路的第一家旗舰店,另一家依旧在上海——长宁区的金虹桥商场。业内人士表示,GU与优衣库虽然同属一个集团,但由于进入市场较晚,再要打响知名度就很困难。

  名创优品

  2013年, 名创优品进入中国市场,实体连锁店便开始在全国各城市遍地开花,扩张速度惊人,在目前已有1100多家分店。据其联合创始人叶国富表示,名创优品的毛利仅为8%,去掉中间环节,直接到零售终端。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表示8%的毛利很难把店铺营收做平。

  IMAGE

  2012年,日本IMAGE集团正式入华,与走秀网联合宣布了双方线上的独家合作计划。据悉,IMAGE认为传统的通过线下开店的方式进入中国已不合时宜,故“曲线”进入中国。但根据近两年的市场情况来看,IMAGE的市场份额仍不太乐观,进展速度缓慢。

  与IMAGE差不多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BAROQUE则有着与其不同的结果,自入驻这两年,已接连在北京西单大悦城、三里屯Village等潮人聚集地开了店铺,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出了22家门店。Baroque巴罗克曾表示,收购之后计划每年在中国新增100家门店。随着在中国业务的增长,Baroque巴罗克寄望利用百丽国际和鼎晖投资财政上的支持在其他亚洲市场甚至是欧美市场扩张,发展成为亚洲主要服装和鞋履零售商。

  总的来说,日本快时尚品牌在华发展有好有坏。优衣库、无印良品、名创优品以及BAROQUE的发展速度高于其本地市场的发展速度,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其本地市场已趋向饱和,发展速度达到了一个平稳期,中国市场对于它们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环境。在前期扩张期会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GU、IMAGE的发展则不容乐观。对于GU来说,虽然与优衣库错开了价格区间,但由于中国服装市场的特殊性和其进华的时间太晚,最终错过了发展的良机。对于IMAGE来说,则是策略性失败,其低估了中国服装电商市场的复杂程度,加上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故很难实现大规模扩张。



1  
阅读数量(4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