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正文

逐梦牛仔天地、写意牛仔人生——专访武汉纺织大学易长海教授

来源: 纺友网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8日

【前言】“一马平川大草原、长枪马靴牛仔裤”,影视剧中破洞泛白的牛仔裤是牛仔们的标签。坚固耐用、时尚大气的牛仔服装也是当下年轻人的最爱。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牛仔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但是以往对牛仔服装的研究却乏善可陈。不过现在武汉纺织大学就有一位专门研究牛仔的教授。近日,纺友网拜访了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易长海教授,一起探讨交流牛仔的奥秘。


头戴牛仔平顶帽,身着一条泛白牛仔裤,被学生亲切称为“牛仔大叔”的易长海教授与一般大学老师的着装有着明显区别。在牛仔行业工作这么多年,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牛仔。在位于武汉纺织大学南湖校区的湖北省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易长海正在忙碌着。该中心是国内目前在牛仔服装领域唯一的省部级科研平台,2014年申报获批,主要进行牛仔服装相关的研究工作。易长海是研究中心的带头人,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易长海已经在这个行业耕耘了10年。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易长海教授接受纺友网采访)


是命运让我和牛仔结缘


“35岁前,我都没想到我会走上研究牛仔这条路。”1968年出生的易长海自我解嘲,他出生于一个乡村裁缝世家,读书时代勤奋好学,1997年就获得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父母希望他以后不要再去玩与服装有关的事,干点有出息的活!易长海与牛仔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场偶然。牛仔服装的制造有许多环节,其技术涉及包括纺织、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也要用到一些复杂特殊的机械设备。有很多部分还要用到手工的方法,还涉及市场、文化、品牌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研究牛仔,因为它过于复杂。


(易长海为学生们讲解牛仔知识)


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许多偶然的机缘,易长海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牛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仔消费国和生产国,但是如此庞大的产业在研究上却是一片空白。易长海由此萌发了研究牛仔的想法,他决定开辟牛仔研究的“新大陆”!“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没有一定的化学和材料基础,光有纺织知识,牛仔做不深。“早年的化学、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经历,加上浓厚的兴趣,深厚渊博的知识储备,这一切条件用来研究牛仔似乎都刚刚好。“应该是命运让我跟牛仔结缘吧“,易长海感慨道。


没有夕阳产品,只有夕阳技术


纺织服装行业唱衰的势头在2015年达到顶峰,原材料、劳动力、能源价格都在上涨,纺织行业迎来倒闭潮,服装行业迎来了关店潮。中国纺织服装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夕阳产业”。易长海直接否定了这种说法,“没有夕阳的产品,只有夕阳的技术。”他认为,当纺织服装行业受到其他行业竞争的排挤难以生存时,这个行业首先就要完善自己、革新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牛仔行业而言,洗水产生的污染,是首先要革新的环节。


穿过牛仔的人都知道,破旧和泛白能给牛仔带来一种沧桑感和复古感,实现这种风格的工序就是洗水,它是牛仔服装生产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最大程度保证纤维完整性和舒适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洗水脱色工序。“时尚的牛仔背后是巨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提到污染,易长海皱起了眉头。数据显示,生产一条牛仔裤平均会产生200-250公斤废水,目前我国牛仔裤年产量约为18亿条,废水排放量可想而知。


“要想牛仔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清洁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第二是智能化生产,解决劳动力密集问题;第三是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附加值。”多年研究这个行业,易长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也找到了对策。


(易长海正在检查一条牛仔裤)


“用我们的技术,可以把污水排放量减少50%以上。”易长海的团队使用激光、臭氧与数字化加工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造,已经能够实现“微水生产”。除此之外,采用数字化加工技术取代传统生产中的手擦、喷砂等工艺,能够大大缩短牛仔服装的制作流程。“如果将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化,对于环境、用工都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面对”互联网+“的浪潮,易长海的团队已经开始探索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解决牛仔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种种难题。目前,他与法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机构合作开发的一款最新的软件系统“牛仔天地“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消费者可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设备摄像头扫描,后台计算出三围,然后可根据系统提供的面料、色彩、印花、款式等,自行设计牛仔服饰,设计师还可以远程指导,最大程度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就算是不懂设计的消费者都可以自行设计牛仔服饰,面料、色彩、印花、款式通通可以自由选择。这个比之前的‘智能裁缝平台’又前进了一大步。”易长海欣慰地说到。


牛仔大叔的牛仔梦想


跟牛仔“较劲”多年,易长海还有两个尚未实现的梦想。第一个是人才梦。在牛仔行业,污染是一大问题,而技术人才紧缺是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易长海告诉纺友网,牛仔服装工艺是服装加工中最长的一个。马骝、猫须、磨损、压皱,这些我们眼中的时尚标志都需要手工加工,因此牛仔行业对用工的需求最大。另外,洗水环节产生的附加值占到牛仔成衣的40%-50%,而目前洗水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据我自己了解这个行业里面基本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都是师傅带徒弟,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专门培养洗水师的地方。”人才短缺,关系到行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


(学生们正在学习牛仔面料知识)


为此,易长海一直想要培养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又”接地气“的人才,“我希望培养100个牛仔弟子,充实我国牛仔行业人才队伍。”易长海是我国高校里唯一一个专门研究牛仔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看来,培养人才是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必须要完成。


人才不能成长在实验室里,在易长海的牛仔服装技术研究中心,墙上的标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中”非常醒目。“纺织工程本身就是应用型学科,必须要与工程结合。”易长海认为,以往高校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技术与产业脱节,一些成果到了召开鉴定会时,差不多就宣布了它的死亡,成果鉴定会变成了”成果追悼会“。现在很多学生论文也写得很好,但是到了生产线上却动不了手,所学的东西脱离企业实际需要。这也是很多纺织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为此易长海要求学生脚踏实地,论文与课题、产业、企业挂钩。“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要为企业帮得上忙、解决得了实际问题”易长海激动地强调。


(易长海指导学生)


“我希望退休之前,在纺织大学建立一个中国牛仔馆”。除了担任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外,易长海还有许多社会兼职。每年,他都会花时间走访、调研国内大大小小的纺织设备或牛仔服装制造企业,也曾走出国门,追本溯源,探索寻觅牛仔的足迹。他曾经去过美国国家牛仔馆,那里是牛仔的发源地,让他感到兴奋。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牛仔消费国,自然也应该拥有牛仔行业的话语权。有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愿意建设牛仔馆,但是易长海坚持建在武汉纺织大学。“学校有牛仔团队,有活力,可以不断充实内容,有一个文化传承的作用。”建牛仔馆,是易长海的第二个梦想。



【纺友网运营总监杨明(左)与易长海教授(右)】


【后记】如今,这位“牛仔大叔“仍旧在为自己的牛仔事业忙碌着,除了纷繁的工作,还有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采访结束,驱车驶离武汉纺织大学,我们仿佛看到,一座牛仔馆正拔地而起……



1  
阅读数量(92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人物专访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