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产品推荐

产品分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孙嘉良 先生(总经理)
  • 邮 箱:sun_zmy@163.com
  • 地 址:江苏省常州市湖塘镇马杭东华工业园
  • 手 机:13806113182
  • 电 话:0519 88237788
  • 传 真:0519 86700118
  • 网 址:http://www.chinazmy.com
分享到:

《高端“纺”谈》实录——访中迈源纺织机械总经理

所属公司:常州市中迈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0-12-30

记者陶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国纺机网大型视频访谈栏目-纺机智造万里行,我是主持人陶丽。走进江苏武进,就被这里的现代化气息和秀美的文化景观所吸引。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锻炼和洗礼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那么今天我也走进了这样一家纺机行业的佼佼者——常州中迈源,这里很高兴邀请到了中迈源的总经理孙嘉良先生来做客我们的高端访谈。

 

记者:孙总您好!

孙总:你好!

 

    记者:来之前我就听说公司好像有个新产品,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专利产品的研发背景以及它的技术特点吧。

孙总:我们公司在三年前就着手研发两款新产品。两个产品的名称第一个是全闭款双针床电子加焊经编机,第二款是高速无缝成型经编机。这两款产品的技术背景是这样的,在2006年,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常州市武进区也提出了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思想。我们企业也紧紧跟上区委、区政府,常州市委、市政府科技兴市、科技兴区的步伐。我们是以科技兴厂为战略目标这样一个步伐。因此,首先我们从指导思想上认为我们必须要科技创新。其次从市场的角度,因为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很多技术行业已经非常发达,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作为经编机制造的后来者,我们意识到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占得一定市场份额,找到自己的位置。基于这两方面因素,三年前,我们着手研制开发,通过三年的艰苦努力,通过全体员工三年的努力奋斗,不断创新,终于我们在20088月通过了江苏省经信委和江苏省科技厅联合组织的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和投产鉴定。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工程院、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常州市科技局,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专教授,对我们的产品进行鉴定,结果两个产品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我们的双针床电子加焊经编机单项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投放市场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我们第一台双针床电子加焊经编机是20093月投放福建晋江市场,在客户运行一年半以来,机器性能非常良好,产品受到欢迎。这家公司连续订了10台产品,已经有3台在这家公司运行,这个月底还要去2台。

 

记者:武进作为国家经编机的生产基地,可以说是兵家重地,面对众多行业品牌,中迈源是怎样塑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呢?

孙总:是这样的,因为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其实我们经编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中迈源首先瞄准国际同行最先进的技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在德国。我们首先瞄准世界同行的最新技术,加以分析研究,结合我本人专业背景。我们从事经编机设计制作已经有20多年,我们从1984年大学毕业,分到当时武进纺织机械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303经编机。到现在,我已经跟经编机打了二十五六年交道,当时从经编机的设计,到后来的制造,再到销售。从离开武进纺机厂,自己创办企业,已经有二十多年。我们积累了二十多年经验,因为我们当时组建纺机厂,全国第一台303经编机,得到了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临视察,在当时工业领域,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产品。我们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机会跟上国家发展我们经编装备的步伐,我们很有幸到被纺织工业部派往德国卡麦公司,去接受技术培训。那么,在这中间,我们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同时,我们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招聘高等院校高材生,跟一些地方院校,比如中科院、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进行了合作。把科技创新作为我们企业的核心定位,我们通过利用长三角这样的世界级平台,制造我们的经编机。具体来说,比如像苏州,上海周边地区,还有我们这边的无锡、常州,有很多欧洲制造业企业,他们拥有世界级装备。我们通过产品,通过这些公司来为我们制造高精度的零件,通过我们多年积累的经编机装配技术,完成我们的整机装配。通过这两方面,来树立我们中迈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可能去跟我们国内同行竞争。通过努力以后,在市场得到了认可。

 

记者:当下,改变以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变革的重大主题,作为中迈源这样一个民营企业,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孙总:我们一开始主要以经编制造为主,就是我们的装备来自德国**公司和**公司。通过几年经编制造,我们深深感受到要延伸产业链,我们当时考虑走装备这条路。走装备这条路,有很大难度。第一,就是产品的研发,第二是零件的制造,第三是设备的装配,第四是售后服务。

 

记者:对于未来的发展,您对一个行业有怎样的战略规划,或是一个目标,能跟观众朋友透露一下吗?

孙总:经编这个行业是纺织行业的子行业,经编最早引入是在60年代,当时是东德的经编机,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开始有德国的一些经编机到中国来。随着我们化纤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纺织产品的需求由原来的棉,编织纺织品,对于化纤及经编产品有大的需求。第二个,现在很多采用纺织品,呈现上升趋势,像风力发电,高速公路路基、常用器材,轻质器材,需要用经编机设备来编织完成。所以,未来经编产品的份额在整个市场会越来越大,比如我们公司开发的  ,我们行业较三面   在我们没开发之前,市场,三面织广泛用在鞋材、箱包,汽车内饰,很多顶棚要求美观。很多产品用单面提花和海绵,用胶水粘合起来使用。海绵有毒,用胶水粘合,产生大量甲醛,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产品。虽然指标在控制,但不可能杜绝。我们瞄准这个产品更新,开发了三层网提花经编机,做的产品,一次性编织三层网,同时表面可以提花,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一次成型,完全替代原来单面提花跟海绵胶合,无污染,又美观,三面可以提花,中间有单丝,坐着非常舒适,这个产品将来会被广泛用在我们的汽车内饰行业,还有高铁、欧洲一些空客、波音里面的座椅装饰

我们认为这个经编机,是一个低碳、节能、环保的设计,另外一款,我们的高速无缝  ,也是属于这一类型的,我们的机器除了生产传统无缝成型产品外,可以生产血管,人造血管,对于一些病人,需要的病人可以提供又轻又符合医药需求的产品,在国内是空白,这对医学的贡献。

 

记者:不知道我们公司在下一步有什么战略目标?

孙总:瞄准经编制造不放松,立足科技创新,立足市场,我们会跟踪产业化经编机,做大的规划。

 

记者:谢谢,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残酷的,只有在危机中找到转机,在困难中找到方向。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一定在未来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给我们,非常感谢孙总接受采访,同时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