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WTO纺织和服装协定(ATC)制定一个全球配额10年过渡期。到2005年1月1日,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将废除他们的配额体制。中国和印度一直满怀热情的等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但许多其他国家却对配额结束的忧虑大过希望,因为这些国家将有上千万工人的生计受到影响。事实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中国成为WTO成员之后的对外开放正在帮助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弥补潜在的损失。例如,自1999年以来,土耳其对中国的出口已经从4000万美元增至4亿美元,包括钢铁、织物以及汽车配件等。菲律宾、泰国、南非以及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也相当可观。
希望延长配额的组织到处宣扬,中国等主要纺织服装出口国家2005年之后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将导致全球纺织产业损失3000万个工作机会。但美国有专家指出这种说法是夸大其词,全球贸易自由化不仅损失工作机会,同时也可以增加工作机会。印度业内人士说,印度纺织服装工业的工人数量将高达2000万人。
菲律宾业内人士说,如果纺织服装产业在10年的过渡期都没有调整好的话,即使再增加三年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作用。对于那些一直受到配额保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来说,他们应该提前计划更新基础设施,改善教育和法律规则,实现经济多元化。如果他们立即行动的话,他们在10年前追求的改革将被证明是一个长期的利益,而不是一个即将来临的危机。
全球自由贸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加速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导致一些竞争力不足的公司和产业失去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