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目前并列为当代三大技术。1980年纳米材料开发问世之后,广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当材料被"粉碎"制成纳米材料后,其中光、电、热、磁等特性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辐射、吸收、催化、杀菌、吸附等新特性。目前发展趋势而言,纳米材料已渗透到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及化学加工等领域。
中国于1980年开始发展纳米技术的研究,近3年出资3亿元支持了500多项纳米技术研究;同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逐渐展开,特别在纳米涂料、纳米抗菌材料、纳米粉体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1996~2000年间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系统《SCI》收录相关纳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在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论文数占总论文数9%,其中从事纳米技术研发73个国家或地区的27,000个机构中,中国有8个机构进入世界发表论文数量之前50名。中国发展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三大纳米技术产业区,但在全国已建成的30多条纳米材料生产线中,产品大多集中于纳米氧化物、纳米金属粉末、纳米复合粉体等表面改质和添加应用,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化尚缺乏力度较大的实用技术。以纳米粉体材料为例,现已有30多条20吨/年以上的纳米材料生产线,产品种类也很多,但仍缺乏发展应用技术的市场目标,大多仍停留寻求市场阶段,难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