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长达数月的中欧纺织出口贸易战终于“熄火”——经过长达10小时的谈判,中欧双方签署了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等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
这个喜讯对相关的出口型纺织企业鲁泰以及内销为主的金鹰股份、雅戈尔、红豆股份等上市公司而言,均值得庆祝。
设限并未一笔勾销
签署了备忘录,是否就意味着7.5%的出口增幅限制全部取消、原来初步预算的中欧纺织贸易出口损失30亿美元就可以一笔勾销?业内专家强调,并非如此。
在中欧双方达成的协议当中有这样一句条款:“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上述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联合证券分析师李鑫告诉记者:“原本设限的出口增幅规定在7.5%,而从中国前3个月对欧的出口势头来看,这是一个很容易触线的数字。”她进一步对比分析,这次的备忘录里规定8%到12.5%,显然,增幅宽松了一些,“这是一个界于设限和不设限之间的幅度规定。”专家说。
另外,备忘录里还留有一个悬念——出口基数未定。
企业吃了“定心丸”
从时间上来看,备忘录给相关企业吃了“定心丸”。
“现在,对欧出口这块领域不会再出现企业不敢接单的现象,这3年内,8%-12.5%的数据让企业心里有了底,相关公司可以放心地统筹安排出口计划。”华夏证券分析师卢扬说。
另外,香港方面消息称,此举可望减低香港商人在内地投资的不稳定因素,并因此而受惠。香港贸易发展局发言人日前表示,中国和欧盟在纺织品贸易的争议得以平息,港货出口或转口欧盟的前景会比较明朗。去年经香港转口的纺织品货值20亿美元,占整体转口的40%,中欧避免贸易战,相信纺织品转口可以持续地维持发展。
美国是否会有松动?
欧盟的大棒终于垂落下来,接下来大家的关注点不自觉地集中在美国这边。
不可否认,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更具“杀伤力”。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曾在几天前的中国纺织品出品发展论坛上表示,初步估算,美国对七类中国纺织品设限,会给中国纺织业带来20亿美元的损失,波及40万中国纺织工人。而且,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加剧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不确定性,生产企业、进出口商都不愿意承担贸易风险,情愿承受压缩生产,放弃订单或者转移订单所造成的利润损失。
业内普遍看法是,中欧此次的和解对美国肯定会有所触动。“鉴于欧盟与美国的贸易竞争关系,眼看着竞争对手和中国开始交好,美国也有可能在态度上和行动上有松动,否则美国在与中国订购飞机等其他方面的贸易同样要付出代价。”专家观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