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纺机网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无锡站   CITME+ITMA   cantontex   shtex    纺机搜索   工博网
纺机网LOGO

纺织机械门户

 
台达运动控制型PLC应用技术
 
发布时间:2008/6/4 17:11:00 文章出处: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PLC产品处
 
 

摘  要:本文简述台达DVP20PM运动控制型PLC的硬件及软件结构,并介绍在应用中的方法及特点。
关键词:PLC  运动控制  逻辑控制  数控系统  CAM  插补运算

1 引言
随着自动化设备对控制的高精度、高响应性需求的不断增加,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提高,精确的高速定位控制得到广泛应用,PLC这一工业控制产品也从早期的逻辑控制领域不断扩展到运动控制领域,实现了以往PLC无法完成的运动控制功能。
在运动控制中大多数采用我们熟悉的数控系         统或者是计算机运动板卡来完成,虽然作为专门的产品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控制,但同时要完成一些逻辑动作的控制就不如PLC灵活方便。台达DVP20PM系列PLC高速定位、双轴线性及圆弧插补多功能可编程控制器,结合了PLC逻辑动作控制和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的各自优点,在功能上满足双轴插补的高速定位需求。
2 台达运动控制型PLC硬件结构
DVP20PM是台达运动控制型PLC。DVP20PM通过前后两个扩展口既可作为PLC主机执行也可作为EH2型主机的扩展模块使用,具有X0-X7、Y0-Y7数字量输入输出各八点,并配置了手摇轮、零点信号、原点信号、极限信号、启动、停止等各种信号接口满足应用需求。
DVP20PM主机包含64K超大程序容量内存(Flash),可支持100段运动程序,脉冲输出最高可达500KHz,并具备电子原点返回模式,支持PLC顺序语言及定位语言(G 码与M码),下面先由硬件部分简单介绍20PM 组成。
2.1 电源
DVP20PM电源规格参见表1。

                     表1 电源规格

 

 I/O点规格
参见图1,DVP20PM提供的数字量输入输出点规格与台达通用PLC规格基本相同,输入点支持SINK(漏极)和SOURCE(源极)两种方式,输出点也有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可选。

                               图1

    需要提到的是其在运动控制中的特殊输入输出点,简述如下:
     START0、START1:启动输入
STOP0、STOP1:停止输入
LSP0/LSN0、LSP1/LSN1:右极限输入/左极限输入
A0+、A0-、A1+、A1-:手摇轮A相脉波输入+,-(差动信号输入)
B0+、B0-、B1+、B1-:手摇轮B相脉波输入+,-(差动信号输入)
PG0+、PG0-、PG1+、PG1-:零点讯号输入+,- (差动信号输入)
DOG0、DOG1:原点回归的近点信号输入或多段运动的启动信号
CLR0+、CLR0-、CLR1+、CLR1-:清除信号(Servo驱动器内部偏差计数器清除信号)
FP0+、FP0-、FP1+、FP1-:脉冲输出端口
RP0+、RP0-、RP1+、RP1-:脉冲输出端口
(注:0表示第一轴,1表示第二轴,如START0表示启动第一轴,START1表示启动第二轴,其他信号依次类推)
从端子分布可以看到,除了常用的极限和启动停止信号外,配置了过零脉冲PG和手摇轮功能输入端,手摇轮是机床应用中常用而必备功能,而利用过零信号在精确控制场合往往会用到,当然更不用说定位控制中都会用到的DOG原点信号。
 配线规格
一般I/O点配线就不再赘言了,可以关注一下PLC比较少用到的差分输入输出方式,在信号中有一部分是这样的,一定要注意否则将不能正确完成,参见图2、图3。
 
               图2差分输入配线示意图

 


                图3差分输出配线示意图
3 台达运动控制型PLC软件结构
3.1 DVP20PM程序结构
由于20PM主机结合了PLC顺序逻辑控制及双轴插补定位控制的功能,因此在程序架构上主要分为O100主程序、Ox运动子程序及Pn子程序等三大类,结合了基本指令、应用指令、运动指令及G Code指令,使程序设计更多元化,结构更清晰;程序采用PMSOFT软件进行编辑,参见图4。
 
                             图4 程序设计界面

    (1)主程序。主程序以O100作为起始标记,M102作为结束标记,是PLC顺序控制程序,主要为控制主机动作执行,在O100主程序区域中,可以使用基本指令及应用指令,或在程序中启动Ox0~Ox99运动子程序及调用Pn子程序。主要提供主控制程序的建立,以及运动子程序的设定及启动控制。
    (3)运动子程序。Ox0~Ox99运动子程序为运动控制程序,主要为控制20PM系列主机进行X-Y轴双轴运动之子程序,于Ox0~Ox99运动子程序区段中,有支持基本指令、应用指令、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并在程序中可规划呼叫Pn指针子程序,通过PLC提供的内部特D特M进行子程序的控制。主要提供运动子程序的建立,以及运动子程序的运动控制,在架构上可算是20PM的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规划区域。
(4) 子程序。这里所说的子程序是指以Pn开头的一般用子程序,主要是被O100主程序及Ox运动子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如在O100主程序调用Pn指针,则Pn指针子程序支持基本指令及应用指令;若在Ox0 ~ Ox99运动子程序中调用Pn指针时,则Pn指针子程序区段可支持基本指令、应用指令、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
3.2 PMSOFT软件介绍
与台达PLC的WPLSoft软件相似,DVP20PM的编程软件PMSOFT按照IEC61131标准设计,具有梯形图和语句表两种编程方式,且具有G码汇入、错误提示、区段注释、装置注释、标尺、完善的监控窗口、运动指令追踪等便利工具提供给用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软件具有运动轨迹仿真功能,当您编辑好程序后可利用此功能对加工轨迹进行模拟演示,参见图5。
为方便切换阶梯窗口,只要点选系统信息列中的树枝状对应的程序编号,自动切换对应的程序编辑窗口,在PMSoft编辑环境中同时只能有一个阶梯图窗口,这是为了在庞大复杂程序中找寻程序方便,同时将主程序、运动子程序、一般子程序这三种程序模块化处理,O100主程序只有一个编辑窗口,Oxn运动程序有100个编辑窗口,Pm子程序有256个编辑窗口,总共有357个窗口,每个窗口未编辑都有10 network。程序编辑由网络区段组成,每个网络区段是由输入与输出编辑区域所组成,在编辑过程中,自动产生逻辑结构正确的阶梯图,使用者无须再做额外补线的动作,网络区段编辑并具有错误提示功能。


                                图5 梯形图编程界面
4 运动控制编程
4.1 相关概念
在谈到DVP20PM产品的应用之前,我们对以下概念进行一个简要介绍。
(1)插补。插补是在组成轨迹的直线段或曲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按一定的算法进行数据点的密化工作,以确定一些中间点。从而为轨迹控制的每一步提供逼近目标。
逐点比较法是以四个象限区域判别为特征,每走一步都要将加工点的瞬时坐标与相应给定的图形上的点相比较,判别一下偏差,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如果加工点走到图形外面去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向图形里面走;如果加工点已在图形里面,则下一步就要向图形外面走,以缩小偏差,这样就能得到一个接近给定图形的轨迹,其最大偏差不超过一个脉冲当量(一个进给脉冲驱动下工作台所走过的距离)。
(2)直线插补。这个概念一般是用在计算机图形显示,或者数控加工的近似走刀等情况下,以数控加工为例子:
一个零件的轮廓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直线,有圆弧,也有可能是任意曲线,样条线等。数控机床的刀具往往是不能以曲线的实际轮廓去走刀的,而是近似地以若干条很小的直线去走刀,走刀的方向一般是x和y方向。
插补方式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抛物线插补,样条线插补等等。
所谓直线插补就是只能用于实际轮廓是直线的插补方式(如果不是直线,也可以用逼近的方式把曲线用一段段线段去逼近,从而每一段线段就可以用直线插补了).首先假设在实际轮廓起始点处沿x方向走一小段(一个脉冲当量),发现终点在实际轮廓的下方,则下一条线段沿y方向走一小段,此时如果线段终点还在实际轮廓下方,则继续沿y方向走一小段,直到在实际轮廓上方以后,再向x方向走一小段,依次循环类推.直到到达轮廓终点为止.这样,实际轮廓就由一段段的折线拼接而成,虽然是折线,但是如果我们每一段走刀线段都非常小(在精度允许范围内),那么此段折线和实际轮廓还是可以近似地看成相同的曲线的--这即是直线插补。
(3)联动与插补。一个点的空间位置需要三个坐标,决定空间位置需要六个坐标。
一个运动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的坐标的个数称做该运动控制系统的轴数。而可以同时控制运动的坐标的个数称做该运动控制系统可联动的轴数。联动各轴的运动轨迹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例如直线,园弧,抛物线,正弦曲线。直接计算得出运动轨迹的坐标值往往要用到乘除法,高次方,无理函数,超越函数,会占用很多的CPU时间。为了实时快速控制运动轨迹,往往预先对运动轨迹进行直线和圆弧拟合,拟合后的运动轨迹仅由直线段和圆弧段所组成,而计算运动轨迹时,每一点的运动轨迹跟据前一个坐标点的数据通过插补运算得到,这样就把计算简化为增量减量移位和加减法。
实现多轴联动的直线插补并不困难,圆弧插补一般为两轴联动。插补运算可以有多种算法,例如 "DDA 算法","逐点比较法","正负法","最小偏差法(Bresenham 算法)"等,其中最小偏差法具有最小的偏差和较快的运行速度。
DVP2

                        打印页面】【收藏此页】【 】 【关闭
 
上一篇:展商风采
 
下一篇: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相关新闻               更多>>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节能为主 环保同行 共奏绿色乐章
·以节能为宗旨 为印染行业创新型环保目标
·电脑横机产量第一 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国际袜子、针织及染整机械展览
·烟台永昌精密织针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效益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新闻排行榜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图片新闻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纺纱机械 开清棉 梳棉机 精梳机 并条机 粗纱机 细纱机 纺纱机 络并捻 织造机械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整经机 浆纱机 提花机 织带机 化纤机械 化纤成套设备 化纤通用设备 针织机械 圆纬机 横机 经编机 袜机 手套机 钩编机 非织造机械 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单机设备 非织造布生产线 纺织器材 钢领 锭子 罗拉 摇架 上销 锡林 钢筘 针布 橡胶
染整机械 染色机 印花机 蒸箱 轧车 烘燥机 印染后整理 联合机 验布机 纺机自动化 变频器 传感器 继电器 纺织仪器 纺织配件 纺纱配件 无梭织机配件 针织配件 印染配件
关于TTMN | 营销服务 | 加入TTMN | 企业建站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TTMN刊物 | 行业看TTMN
服务热线:027-8787 4011 服务传真:027-8725 5755 工博网
24小时客服:189 7135 6279 QQ:3186169641
邮 箱:ttmn@ttmn.com 版 权:Copyright (c) 2017  纺机网 WWW.TTMN.COM